莱姆酒日记

剧情片美国2011

主演:约翰尼·德普,艾伦·艾克哈特,艾梅柏·希尔德,吉奥瓦尼·瑞比西,理查德·詹金斯,迈克尔·里斯波利,阿莫里·诺拉斯科

导演:布鲁斯·罗宾逊

 剧照

莱姆酒日记 剧照 NO.1莱姆酒日记 剧照 NO.2莱姆酒日记 剧照 NO.3莱姆酒日记 剧照 NO.4莱姆酒日记 剧照 NO.5莱姆酒日记 剧照 NO.6莱姆酒日记 剧照 NO.13莱姆酒日记 剧照 NO.14莱姆酒日记 剧照 NO.15莱姆酒日记 剧照 NO.16莱姆酒日记 剧照 NO.17莱姆酒日记 剧照 NO.18莱姆酒日记 剧照 NO.19莱姆酒日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0 15:12

详细剧情

  保罗·坎普(约翰尼·德普 Johnny Depp 饰)是个失意的纽约作家,他来到波多黎各一家不景气的报社当记者,过起醉生梦死的生活。他在旅馆遇见性感美艳的切诺特(艾梅柏·希尔德 Amber Heard 饰),立刻被她吸引。地产大亨桑德森(艾伦·艾克哈特 Aaron Ec khart 饰)雇佣坎普写广告,并为他提供了丰裕的金钱与物质。坎普发现切诺特竟是老板的女人,却还是无法控制地爱上了她。桑德森安排坎普陪伴切诺特,坎普经受住美色的诱惑,拒绝与她一起私奔。他们来到一座岛上考察房产,在酒会上,喝醉的切诺特和当地男子热舞,让桑德森大怒。第二天,桑德森宣布与坎普终止合作,并将切诺特赶出家门。坎普收留了切诺特,并决心写出桑德森房产黑暗交易的内幕,但是出版社拒绝出版。他和朋友在集市斗鸡赚了一笔大钱,当他们拿着钱回来准备自己动手印刷文稿,却发现出版社早已被拍卖,人去楼空。坎普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回到纽约,他成功揭露了桑德森,成为一名记者,与切诺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长篇影评

 1 ) 《莱姆酒日记》

和一年前约翰尼·德普 Johnny Depp主演,也饱受批评的《致命伴旅》一样,我还挺喜欢这部影片的。虽然没看过亨特·S·汤普森 Hunter S. Thompson的小说,也体会不到其在美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单单就影片来说,各种元素一应俱全的故事本身、流畅的叙事和个性的人物,机智的台词和美妙的音乐,加上混杂其中的异域色彩。

唯一觉得缺憾也是容易诟病的就是风格上还可以更放得开点,这样一个自由主义内涵的题材用了一个过于传统的表现手法,除了保持原著文字的条件下,来自于影片的外延显然少了点,而德普过于契合人物气质和毫无压力的表演因为太过熟悉也会是把双刃剑。

 2 ) 烂片背后的故事比较精彩



       汤普森曾对着他的一本著作连开三枪,然后送给朋友,说:“这就是我的亲笔签名。”他的遗愿之一是把骨灰装进大炮,轰上天空。2005年2月20日,给妻子平静地打电话时,他拿起手枪对着自己扣动了扳机。 8月20日,在他的自杀之地,约翰•德普出资250万美元,将他的骨灰装进大炮,伴随着礼花射向夜空。

——烂片背后的故事比较精彩。好演员好朋友,可惜没弄出个好片子。



“最好的小说远比任何一种形式的新闻更为真实”。
旗帜鲜明地反对传统新闻报道观念中的客观、中立、真实原则,认为不可能存在真正“客观”的报道,对一个记者而言,应尽可能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写入新闻。。
汤普森说,一个好的记者,“需要大记者的才华,画家和摄影家的眼光,以及演员的多变”



'Human beings are the only creatures on earth that claim a god and the only living thing that behaves like it hasn't got one. '




 3 ) 请把我的骨灰装进大炮

我喜欢的电影中,有两部与酒有关。《远离拉斯维加斯》讲的是一个穷困潦倒以酒当饭的好莱坞编剧,变卖所有家当,前去拉斯维加斯打算把自己喝死,最终如愿以偿。《杯酒人生》讲的是两个落魄中年男人的酒乡之旅。前者绝望,后者温暖,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主角都是酒鬼。
酒鬼的身上有一种共同的自我毁灭倾向,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类人天生有一种亲近感,常常觉得,如何能相遇相识,我们会成为朋友。
不久前看到电影《莱姆酒日记》的海报,49瓶朗姆酒拼成了The Rum Diary的片名,一下子就很喜欢。电影10月28日在美国上映,等我能看到不知是何时?约翰尼•德普扮演的男主角保罗•坎普,厌倦了纽约的喧嚣以及美国后艾森豪威尔时代的压抑,跑到波多黎各给一家不景气的报纸当记者,在波多黎各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莱姆酒日记》的原著小说作者亨利汤普森也是一个酒鬼,1937年出生于肯塔基。2005年2月20日,一个安静的星期天,在给妻子打电话时,他拿起手枪对着自己扣动了扳机。
熟悉他的人说,他并不是个忧郁症患者,也不是对生活悲观绝望的人,相反地,他功成名就、一直生活在生命的浪尖上。
汤普森年轻时曾因醉酒毁坏财物坐过牢,后来给《滚石》杂志做记者,成名于六十年代。那是个伟大的时代,他开创了“荒诞新闻”一派,用小说笔法写新闻,跟马尔库塞、金斯伯格、凯鲁亚克一起成为反文化先锋。他的报道大多以第一人称来写,洋洋洒洒,嬉笑怒骂,无遮无掩地表达主观感受,却往往一针见血,其风格类似今天的BLOG写作,因此被尊为BLOGGER精神上的教父。在《世纪之猪》里,他这么形容美国总统:“布什的罪恶如此深重,他能让尼克松都显得清白无辜;克林顿是只猪,但他是我们的猪。”他的写作影响了一代美国作家,“他用锋利的笔剥掉美国社会华丽的外表,将一颗真实跳动的心呈现给世界。”
生活中,汤普森桀骜不驯放荡不羁,他烟不离手,酗酒,嗑药,喜欢收藏枪支,《阿斯彭时报》的编辑玛丽曾亲眼目睹喝得醉醺醺的汤普森对着他的一本著作连开三枪,然后把它送给一个朋友,说:“这就是我的亲笔签名。”他的遗愿之一是把骨灰装进大炮,轰上天空。
 “他或许会死得较早,但是他用质量而不是活多久的数量来弥补……”这是汤普森专栏编辑编辑的评价——他错了,汤普森活到了68岁,对于一个酒鬼来说,这算长寿了——只是他自己不想活了。朋友们说,他早晚会自杀。
我想,他只是和我知道的其他酒鬼一样,喜欢用自己的方式结束生命。
2005年8月20日,在科罗拉多的一个小山村,汤普森的自杀之地,约翰尼•德普出资250万美元,将他的骨灰装进大炮,伴随着礼花射向夜空,一片绚烂。
所谓醉生梦死。

 4 ) 影评 - The Rum Diary -《重心错位,不明所以》

幸好事先看完了原著,否则都不知道电影把原著糟蹋成什么样了。本作是亨特汤普森的处女作,也是他内心中最后一块处女地的展露。但是影片打着纪念汤普森的旗号,自以为是胡改乱砍,不仅搞得原著故事支离破碎,而且把致敬这回事弄得肤浅而不达要领。
原著的主题就是美国梦的失落和自我的中年危机,而且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后者。而本片使尽浑身解数试图强调前一个主题,却把它彻底地从人物经历中剥离了出来,让两者几乎没有化学反应,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影片对主要角色的删减和关系的篡改上。本来汤普森想借用类似《在路上》的设定,让也门这个角色成为坎普的对立方,他自己年轻的缩影,而切诺特则是架在他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桥梁。让坎普通过对也门的交往,来达到逐步认清了自己的目的,切诺特更是成为了全面展现也门(也即年轻坎普)性格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当然,切诺特本人的狂放不羁,也一定程度上寄托了坎普年轻时对理想伴侣的憧憬。狂躁的也门最后抛弃了不慎从理想高处失足的切诺特——这种失足是早晚的事,而坎普虽带着不安的良心和不时的厌恶,却最终收留了她,就像人到中年,虽心有不甘,却不得不收拾自己在青春年少时留下的烂摊子一样。在所有这些之后,原著才见微知著,带出美国梦失落的主题。而影片可好,用力过度,把这种微妙的三角关系直接弄成了以桑德森和辛博格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投机者和以坎普和莫贝里等底层人民决裂的象征,不仅完全偏离原意,且略显浮夸做作,其中那段刻意让坎普犹如汤普森本人附身一般,愤世嫉俗地转变自己的新闻态度的俗套突兀桥段,和最后大段所谓的为圣胡安日报新闻公正垂死一拼的桥段,都加重了这种做作。
除了对原著角色不合理的删除改动,本片的失败还体现在对原著情节的取舍不当上。在原著当中,虽高潮不多,但在平实的语言中,不时流露出了汤普森对中年的焦虑和对现实的敏感,这也是本书在汤普森写作生涯位于重要地位的原因。书中有很多独自一人的沉思和对外在环境的观察,这种内心的审视,最能体现坎普的成长。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坎普对圣胡安各人住处观点的阐发,不仅体现了他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对生活态度的改变,也映射着他十年来对美国梦追求并最后失败的历程——这些他对房子的观点成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注脚。但是影片中对这一元素几乎完全忽略,没有了对萨拉地下室般的陋屋的厌恶,对卡门海边小屋的喜爱,对桑德森豪宅的羡慕,对圣托马斯景观套房的赞扬,以及对终于有属于自己的小家的心满意足……可谓舍本逐末,避重就轻。影片仅仅提到了圣胡安为了发展旅游而用一排排酒店将天然的沙滩海景从当地居民手中剥夺这个情节,为的,也是替万恶的美帝资本主义添加注解罢了。
最后,影片中莫名的斗鸡、时评、吸毒、巫医情节,以及莫贝里滥竽充数对卡门角色戏份的替补,都让本片重心错位,不明所以。而原著中唯一得以保留的另一个关键点,也即汤普森借坎普渴望依靠桑德森上位的经历,来叙述自己对所谓终有朝一日能够变得成功有钱的美国梦的失败征程,这一线索,最终也沦为了编剧让坎普转投新闻自由圣战的一个低劣借口。

 5 ) 没有浪费精子

加勒比海盗才是不到6分的德普败笔 那里他仅是古怪罢了
剪刀手里又哥特了 同时也稚嫩 他还不知道自己 我们也不知道他呢
菲比的弟弟 这里是神经质 神经质的演员很多
美国病人神经质 没有谁再疯过了 咱不比
荒诞全球也就只有这一人了 这部片子别人也接不了

没快进 一气看完 还是好电影
你们给6分多太低了 大概是当现实主义题材看了
启承转运合 对荒诞主义是不适用的
即使结尾 快速 突兀 好像还有续集的样子
我也没有觉得过瘾

不过大约就是这种活在当下 酒醉过程的感觉吧
先兴奋 后抑制 本来就是酒精作用的神经病生机制
酒醒了 也没有那么high的激情了
吐过了 也不再继续了
没有什么射精的高潮
酒精本来就是显著降低性活动神经传导快感的
也不是什么粘稠的美国梦
又不是励志电影 要什么永乐结尾?!

扣一星的理由:
1 金句不少 但有照搬偷懒嫌疑 姑且算致敬
2 没感到新闻工作者的热情 怎么看揭露丑闻也是为了女人打击报复
3 批判现实火力不足 60年代是离现在远了点
商业上 康菲之流无良商家不是全世界都在进行嘛 这个不是理由
政治上 尼克松中国人民还是有好感的 再说人家不是结束了越战嘛
当然原作者讨厌 我们不争论 但是对着电视机发牢骚 也显示不出批判力度吧
4 荒诞感不足够 盖酒店阴谋太院线感 讲的过多过清 难怪那么多给低分的当商战片看了 结果魔高一丈 更是让习惯邪不胜正的人不适应
5 爱情关系单薄 美人鱼惊艳 一见钟情拍得好 不过怎么刚看了人家海震 半点吃醋也没有就打得火热起了 英雄救美 好歹被打破鼻子再放弃啊 美人走得也不清不楚 至少也是前男友施压逼走
爱情最合适串联 性 酒精 毒品 商业 政治 现实 梦境
这个最能显示荒诞的主线没抓好 想想仲夏夜之梦里的驴子

结尾的说明更显得电影火候不够 又拉回现实主义题材了
还没拽对方向 大败笔
没揭露成功 结果成了成功记者?!
没留住女人 结果回纽约结婚了?!
这个不显荒诞啊 显荒唐

好故事 好演员 没有拍出经典 可惜了
不过期间笑料十足 对白智慧 演技精湛 仍旧4星推荐

 6 ) Johnny

电影讲了很多东西。
那个年代的美国,那个年代的波黎多各,什么是美国梦,美国梦的实质是什么,“you know who i am?"
it‘s money.
导演拍Johnny这位潦倒的小说家时,以美国和西班牙,政治、文化相冲突的波黎多各为背景,很显然他也想让我们看看那个年代里的美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地方在文化,经济,政治上的冲突。它作为背景,没有很明显的讨论,有的是Johnny被土著追着打,还有如何和土豪友崩,等等其他构成他小说里混蛋的元素。于是我在看Johnny的同时也看到了很多别的东西。
电影里有两个画面真 的 帅 到 我 了 。一个是Johnny坐在回家的车上说他真的很想要他前妻的tips和fucks时,以及后面的捂耳朵和哇哇哇叫~(我的妈呀真的是)。还有一个就是偷看人家在海里啪啪啪时,扔掉玫瑰,连说my god的时候,你知不知道你当时的表情,真的让我很喜欢啊哈哈哈哈哈哈。
我不管,每次我被帅到还是怎样,都会连说fuck,这次说,对我普是真心的哈哈哈。
德普亲吻amber那段,看得他吻的很深情,又一次被苏到。

哈哈哈花痴完说回电影啦。
整体都很喜欢。电影很好看。就是喜欢看慢又有点闷的电影没办法。德普不演船长的时候,演的差不多就是一个不总说话,有点闷的人。这样的性格完全不像别人的50多岁,那大腹便便的中年形象。
前面倒回去找电影片尾曲那首很好听的歌,又再看了一遍德普偷船的片段。仔细一看发现,他偷船的时候,那走路的样子就是船长呀哈哈。果然德普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海盗。
电影很好看。我也承认片尾最后那几个画面拍摄的有些仓促。但从头到尾都是很喜欢的。喜欢背景是有点年代感的片子,看的德普两部人物传记片都算是很爱很爱的了,都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或大人物的故事。

喜欢电影很后面Johnny小说内容被念成旁白的部分,喜欢the rum diary.
致永远的Johnny

 7 ) 男女主角的爱恨情仇

因为这部电影🎬他们走到一起!因为这个女人让德普跌落谷底……女友新男友已经曝光是真实钢铁侠特斯拉的老板!德普德普绿油油……你给了她爱她还你一片绿油油的草原!

……………………………………………………………………………………………………………………………………………………因为这部电影🎬他们走到一起!因为这个女人让德普跌落谷底……女友新男友已经曝光是真实钢铁侠特斯拉的老板!德普德普绿油油……你给了她爱她还你一片绿油油的草原!

 8 ) 三星三星,不知道为啥改不了评分了

我家德普虽然演谁都是他自己以至于被朋友说成垃圾演员,但这种颓圮摇滚的感觉还真就谁也替代不了了,不服来打我。

感觉题材超级棒啊,男主原形就是酷到变成烟花炸上天。只可惜电影乱七八糟的节奏硬生生给整成了英雄救美的大团圆,看得我一头雾水。德普叔看到多年好友变成为妹子冲冠一怒愤笔疾书最后名利双收抱得美人归的形象,也会一头雾水吧。(不知道自己理解地对不对,他们搞摇滚的是这样吗??)

片尾曲好听,波多黎各很美,看完想喝酒想飙车想在狂欢节上尬舞。琥珀并不耐看,看在她欺负我普叔的份上再减一星。(垃圾豆瓣,打了四星就不能改成三星了,我就天天来试,看啥时候可以🙂)

2017.6.21

啊可以了!改好了,三星了!✌️

2017.6.26

 短评

那时的波多黎各端的是个“冒险家的乐园”。莱姆酒、女人再加好风光,约翰尼德普不知道是被哪一样醉倒了。不过,他尽管剃干净了胡子,却都还有着杰克麻雀的影子,洗不掉了。最后不得不提,艾梅柏希尔德真是个尤物啊。

7分钟前
  • tintin76
  • 还行

烂片不可怕,可怕的是127分钟的烂片;127分钟的烂片也没那么可怕,可怕的是里面有你最喜欢的演员。

9分钟前
  • 小油飞
  • 较差

虽然讲得不够精彩,却是好故事!

13分钟前
  • 一粒沙白
  • 推荐

Gonzo

17分钟前
  • 冥想高潮
  • 推荐

节奏把握的不好啊。。。幸好depp依然秀色可餐。。。

21分钟前
  • 还行

再也不看德普了。

23分钟前
  • 王十万万万万万
  • 很差

德普和胡子男人的车震

28分钟前
  • 麻木斯基
  • 推荐

德普的新片没有让人失望,而是非常非常失望。男神气场强大如德普了,演神马都会烙上自己的印记,可惜戏里角色的生活迷惘没有重心,影片也跟着松散没有重点了,浮光掠影的拍成了一部异域风光片,满眼的波多黎各风情,除此之外就是偶尔闪亮的基情四射,那段颠簸的车戏有木有亮瞎你的铬合金狗眼?★★☆

3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电影和故事本身都醉生梦死,段子很多缺太缭乱。安伯希尔德是尤物啊,可惜不在柜内了~

31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扫过 木有任何感觉。。。异域风光片,这倒是的.....

34分钟前
  • 費查理
  • 还行

预告片爽死了,全片闷死了,除了Amber Heard的意外出场,全片皆尿点。

38分钟前
  • 老晃
  • 还行

真是大跌眼镜!没想到德普在里面表演其实很一般,还不如Giovanni Ribisi这个一贯疯癫的演员发挥正常。剧情就是胡扯,本来也可以当风光片看,可惜剧设在60年代,风光也尘土飞扬,除了几个基情桥段以及辛辣笑话之外,真是失望透顶!如果说疯子是waste of human sperm, 这电影就是waste of time!

4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还挺好笑的,就是结尾没看懂。

45分钟前
  • journalren
  • 推荐

本来就对内容不是很感冒,片子也挺一般没什么新意,又乏味又漫长,或者有什么更深层次的东西想表达给观众,但恕我理解无能。全靠德普nc粉的坚定信念支撑着我看完。个人赶脚德普还是跟着波顿混比较有人缘。ps.某段戏真卖腐。

46分钟前
  • Hey Johnny
  • 还行

杂乱无章像一个人的梦

49分钟前
  • 翟小喵
  • 推荐

an90p27d an90ppfz小油飞 2011-12-02烂片不可怕,可怕的是127分钟的烂片;127分钟的烂片也没那么可怕,可怕的是里面有你最喜欢的演员。

51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较差

You are a waste of human sperm. ——骂人界的新里程碑……

52分钟前
  • Bill
  • 推荐

他演过船长以后,演什么都像船长。

54分钟前
  • 僵尸不美
  • 还行

结尾说这个故事的结局也是另一个新故事的开始,是不是在暗示《恐惧拉斯维加斯》呢。约翰尼·德普向老朋友亨特·汤普森的敬意,自己还亲自做起了制片人,这种电影很大程度是拿来还愿的,好像喝着朗姆酒拍出来的一样,一直晕乎乎的。

5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与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精神同质,相比而言叙事更紧凑,但依然散漫无章。波多黎各气质突出,主人公保罗的转变则暧昧不明。此类电影中还是《裸体午餐》最为形神兼备,在精神与幻象中激发出了有趣的平衡点。

1小时前
  • 艾小柯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