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发奇缘

动画片美国,德国2010

主演:曼迪·摩尔,扎克瑞·莱维,唐纳·墨菲,朗·普尔曼,迈克·康纳·盖尼,杰弗里·塔伯,布拉德·加内特,保罗·F·汤普金斯,理查德·基尔,德莱尼·罗斯·斯坦,内森·格雷诺,拜伦·霍华德,蒂姆·梅尔滕斯

导演:内森·格雷诺,拜伦·霍华德

播放地址

 剧照

魔发奇缘 剧照 NO.1魔发奇缘 剧照 NO.2魔发奇缘 剧照 NO.3魔发奇缘 剧照 NO.4魔发奇缘 剧照 NO.5魔发奇缘 剧照 NO.6魔发奇缘 剧照 NO.13魔发奇缘 剧照 NO.14魔发奇缘 剧照 NO.15魔发奇缘 剧照 NO.16魔发奇缘 剧照 NO.17魔发奇缘 剧照 NO.18魔发奇缘 剧照 NO.19魔发奇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05:12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你是公主,他不是王子,坏的依旧是女巫

其实我记得那个童话故事中,男主是王子,女主是个普通女孩。而电影设定却恰恰相反,女主是王国丢失的公主,男主是偷盗王冠的窃贼。

而除却美好的童话,女巫依旧是坏蛋。为了永葆青春,她偷走了公主,并且囚禁了她,还要扮演着为公主好的样子……

当然这部电影还有个很亮眼的角色,就是那匹可以追击窃贼的白马……

 2 ) 回家的路永远灯火通透

首先我必须大吼一声:迪斯尼永远不会让我失望!过去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不会!

迪斯尼50周年巨献、史上最大投资的一部3D动画片《Tangled》11月30号在多伦多上映了。主题依旧是梦想、爱情和魔法,但人物更精致、更亲切、更立体。这部电影中文名被译作《魔发情缘》,我个人倒觉得不如直译为《纠结》更好。故事里,除了女主人公Rapunzel纠结的长发以外,探险的新奇,叛逆的诱惑,爱情的吸引,信任的艰难,回家的召唤,每一处成长中感同身受的小纠结,都足够主人公和作为观众的我们一起Tangle&Untangle.

友情建议:这片儿非常、非常值得看iMAX。


1.女孩是鲜花

我要封Rapunzel为我心目中迪斯尼史上最完美的女主人公。

Rapunzel是个倒霉孩子。王后难产,吃了由太阳光芒幻化而成的花朵才生下Rapunzel。于是太阳花治愈百病、永葆青春的魔法便转移到了小公主Rapunzel的金发里。贪心的巫婆为求自己长生不老,从小将Rapunzel掠了去,骗她说自己是她的亲妈妈,并将她软禁在高塔中18年。难能可贵的是,Rapunzel并不是可怜巴巴、心心念念等着白马王子来救赎的花瓶一枚。

整部影片中,至少有七个镜头让我为这位清纯火辣的可爱公主深深惊艳。

第一个镜头,哪一个女孩不曾幻想自己一夜长大,一觉醒来就变成一个眉清目秀、前凸后翘、精灵古怪、活泼跳脱的轻熟女?影片开始第五分钟左右,倒霉萝莉小公主到18岁阳光小魔女的迅速切换完美地实现了这个效果。

第二个镜头,用金色长发牢牢绑住Flynn的Rapunzel从阴影中一点一点地走出来,紫色纱裙,金色长发,碧绿无邪的眼眸,新鲜带怕的神情,再加上一点女权主义SM色彩的刁蛮霸道,让男主在无比郁闷之中还是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第三个镜头,Rapunzel第一次从高塔中走下来,脚尖第一次碰到青草的触感,溪流的清冽,微风的和煦,野花的烂漫。她一面陶醉在无限自由的畅快淋漓中,一面陷入了对巫婆妈妈的内疚自责。突然,一只无辜野兔的惊吓,让气焰嚣张的她瞬间八爪鱼般地挂在了Flynn的身上。——啧啧,这样清纯无心的致命诱惑,我真是非常佩服男主的定力啊定力,居然还有心情开始在那边讲起大道理来!

第四个镜头,用金发中隐藏的力量为男主疗伤,Rapunzel含羞带怯地说,“Please don't freak out.”然后动情地唱起太阳花之歌,于是长发一寸一寸地变成了通透闪亮的金。干净无邪的绿眸小心翼翼地凝望着Flynn,双手撑头,少女怀春,眼中只有他一个人。

第五个镜头,Rapunzel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回到自己的王国,小孩子帮她把金色长发用美丽的野花编成发辫。她快乐地带着人们跳起舞来,整个城市都沸腾了——老实的小摊贩,搞笑的小痞子,上了年纪的老妪,羞羞答答的儿童……无论是谁都无法拒绝她的邀请。这就是传说中华丽丽的公主气场啊!

第六个镜头,一叶扁舟中,等待的紧张和热切满满地写在她的脸上。“我很害怕。如果现实中的画面和我梦里的不一样可怎么办?如果一样又怎么办?那接下来我该做什么呢?”桀骜的Flynn一脸温驯地望着她说,“接下来,你就再找到新的梦想吧。”然后,漫天绚烂如星辰的孔明灯下,Rapunzel美梦成真的感动和热泪。纵然那时她还不知道那是来自家的召唤,如此简单纯粹的满足感,感人足矣。

第七个镜头,从妩媚长发变作帅气短发的Rapunzel,激动地搂住起死回生的Flynn,青涩而霸道地主动献吻。真正风情万种,娇羞无限。这可是童话故事中很少有的情节!然而在我眼里,却是迪斯尼突破性的点睛之笔,把Rapunzel身上那种超凡脱俗的活泼率真绝妙地点活了。

整个故事当中,动画片并没有花太多笔墨着力渲染Flynn是怎么样一步步对Rapunzel动心深陷、从一个言而无信的通缉神偷变成信誓旦旦好男人的心理过程。但是没有任何人会觉得突兀。——当我们每个观众都已经不由自主地深深爱上了如此美丽的Rapunzel,身临其境的男主人公又怎么可能不动情?

Rapunzel应该说是我所见过的所有迪斯尼女主人公里面公主气场最强的人物了。天真而不傻,清纯而不做作,刁蛮而不霸道,美丽而不娇气。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关心,充满了善良,充满了勇气。小偷闯进她家,她反倒把小偷制服,还让他爱上了她;被扔进强盗酒吧,她带领一群彪形大汉,个个高呼“I had a dream.”;史上最彪悍白马在她面前乖顺得像只小狗;满城居民在还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自动自觉地围绕在她身边唱歌跳舞……

什么叫做公主气场?

所谓公主,绝不只是国王和王后的闺女,白马王子的老婆。

即使从小被巫婆抚养长大,即使心动的是跟白马相克的神偷,即使18年软禁在高塔里失去自由,可是Rapunzel始终保持着一颗完整的公主之心:她以无限热忱把囚笼绘画成彩色的宫殿,以感恩之心关爱着抚育她长大的巫婆妈妈,以真挚的信任将通缉犯感化成白马王子。

我想起某校内分享里面的一句话,“请不要随便说热爱生活。希望你真正见识过生活的风刀霜剑之后,仍然能笑着说你热爱它,倾你全力改善它。”对女孩子而言,这大概就是公主般的光环所在了吧。以女人更富有感染力的笑容,以女人更含有包容力的柔软,以女人更具有承受力的坚韧,去笑,去爱,去治愈,去照亮。

我想起徐雯大二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弄到的一张照片,是某个中国农村的断壁残垣,上面用大字报形式的字体写着五个鲜明的字:“女孩是鲜花”。动画片里的Rapunzel公主本身就是太阳花的化身。但事实上,可不是每个女孩子都是公主,是鲜花么?即使我们的父母不是王后,即使我们遇见的男人何其平庸,即使我们生活在世俗的世界里,每天做着重复无聊看不到尽头的事情,可是我们仍然可以像Rapunzel那样,以一颗好奇、关怀、善良、勇敢的公主之心,惊艳我们各自的观众。

 
2.被解构的白马王子

我记得在洛杉矶的迪士尼乐园,好几次被各种卡通人物指着我身边的人问道:“这位是不是你的Prince Charming?”我看着当时身边典型东南亚长相特征的黑瘦男孩,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带点玩闹色彩地回答他们说“kind of.”我到现在都有点怀疑后来那个不太愉快的结局会不会就是当初这个不祥的“kind of”给害的。

虽然白马王子一词的寓意无非是象征真爱,可是只要一提起来Prince Charming,脑海里难免都会浮现出《白雪公主》里面那个骑着高大白马,穿着很炫的皇家胄衣,唱歌很好听的王子形象。虽然之后的迪斯尼新片中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各地各款的新式英雄,但王子们变换的大概只是国籍、肤色或物种而已,连《美女与野兽》、《公主与青蛙》里面的野兽和青蛙也不能免俗地在剧情最后通通变回非常stereotype的王子模样。所以,像《Tangled》这次这样赤裸裸、毫不客气地针对“白马王子”进行全面解构的情况应该说还是第一次,让人看得非常之爽啊非常之爽。

Flynn是一个盗走公主王冠的皇家……呃……通缉犯,有一点小聪明,小身材,小姿色,小自恋,即使对于同伙,也毫无信用可言。偏偏还爱到处叫嚣:“男人的名誉比什么都重要了。”从头到尾他都没有哪一刻是有钱有势有地位的——即白马王子的“传统美德”拥有度几乎为零。除了最后像个傻子一样没等Rapunzel替他疗伤就一把剪断了她的金发导致险些丧命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别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了。偏偏还是个倒霉孩子,连女主都打不过,屡屡被刁钻火辣的Rapunzel公主拿锅底砸晕、拿美色要挟、拿头发捆住SM、被吃豆腐、被送香吻、甚至于被“追在屁股后面求婚极不情愿地勉强答应”……

当然,整部片中最直接拿“白马王子”概念开涮的还要属跟这位神偷王子命格相克的皇家神马Maximus——收到通缉男主皇令的御马Maximus,竟是一路追捕Flynn入牢的最有力捕手!从刚开始两者势不两立的搞笑冲突,到一人一马先后臣服于Rapunzel美色之后的暂时妥协与暗自较劲,再到Flynn真正被恶毒同伙陷害入狱Maximus引来援军相救的大反转,再到Flynn试图尽释前嫌被Maximus彻底鄙视的“人卑马尊”关系定局,彻底颠覆了王子与白马半个世纪以来的和谐模式。

于是,这位除了桃花运以外一无所有的腹黑倒霉花瓶男就这样悲戚戚地当选了迪斯尼“史上最窝囊最吃软饭最没地位男主角”。可是我们心里却十分清楚,我们对于这位神偷Flynn的喜爱程度要远远超过那个毫无建树却无端统治了女人梦想许多年的“Prince Charming”。

21世纪早已不是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的年代。从某种程度来讲,这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幸事。——连童话里都不再需要完美到古板不可爱的人物。我们需要被解构。我们需要被重塑。我们需要缺点。我们需要真实。我们需要能打破绝对和谐的不和谐。我们需要人性中无伤大雅的小邪恶。——只要人性本身真正处于被关注的位置,即使它从来是不完美的,那才是最完美的描绘。


3.魔法是几率千万分之一的犯傻有理

这个观点本来我没打算写到影评里,不过既然想到这了,就先提一下,今后还想针对这个题目专门写一篇东西。

最近为了申请SJD,我看了好多Law and Economics理论方面的书和文章。所谓Law and Economics,就是用经济学的原理解释法律,解释社会现象。这种方法论从最开始被运用到跟市场密切相关的法律学科(比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发展到后来更广泛地被引入传统私法领域、刑法领域、以及被用来论证英美法系以“案例”作为法源的重要性。最近几年,它甚至被用到环保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新兴的、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概念毫不沾边的法律学科当中,以证明某种法律规范某种社会行为的合理性,或批评现行法律制度效率低下的改善空间。

毋庸置疑,用经济学原理解释法律的核心是“法律如何促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所有其他经济学研究相同,“理性人选择”是这一理论的大前提。“理性人”假设是指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 精于判断和计算, 其行为是理性的。在经济活动中, 每个主体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优化。(出处:百度百科)而纳什的博弈论更是将普遍存在的利他行为也解释为更深远或多步骤的利己行为。

我个人是比较认可这种理论的科学性的。“理性人假设”,按照概率学来说,应该是成立的吧。可是毫无疑问,生活中的“理性人”是不太招人喜欢的。比如说,动画片《Tangled》中我认为最符合经济学理性标准的人物应该就要属巫婆了。她为实现青春永驻的自身经济利益最优化目标,付出了巨大的劳动成本——千里迢迢上山偷摘太阳花,未得逞又犯险入宫偷剪Repunzel的头发,发现这招行不通又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她掠夺了去,甚至还表现出了迂回的利他的双赢的抚养教育行为。巫婆没有什么大错,她有的无非是自己稍微贪婪的愿望和为之合理的算计。但是这样的人物,我们不爱她。

那么不理性的结果又怎么样呢?不理性的结果,千万分之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是利益的受损,是热呼呼的冒傻气。是倾其全部换来一无所有的笑话。是青山不在徒留佳话的遗憾。是生活中比比皆是的偏执、闷亏和教训。是我们不愿回忆、难以启齿的故事。然而,是什么依旧指引着人类数千年来前仆后继地冒着傻气?在我看来,动力便是那“不理性”剩下的千万分之一概率——世界上最美丽、最动人的词汇:Magic。

为什么迪斯尼永远不会让人失望?因为迪斯尼代表的永远都是那千万分之一的犯傻有理。一起看完电影的师哥发表感言,“整个片子都很完美,只是有一处稍微郁闷,男主角为什么就不能等Repunzel给他疗完伤之后再割掉她的头发、为她找回自由?”我说:“要是那样的话他也变成算计了。”要是那样的话,倒也不是没可能成为现实世界中的某种happy ending,却再不是一个富有魔力的童话。——只有强调了不计代价、舍生忘死、傻子一样的为对方着想,那才是爱情,才可以trigger magic。那才是迪斯尼!至于之后魔法是如何发挥作用起死回生的,你大可以相信导演,相信迪斯尼的财力。长发没了,还有美人泪;眼泪不行,还有鼻涕;鼻涕不行,还有心电感应……而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堆砌出来的金灿灿的3D效果,真正比做梦还美,直叫人生死相许,热泪盈眶。

我又想起一个相似的说法。我记得几年前有一次在阜成门好伦哥吃饭的时候,WTL给我讲过一个数学方面的理论叫“模糊学”。里面的具体细节我自然是不懂的。但中心思想是人类智能区别于精密计算机的最主要特征、或者说电脑永远代替不了人脑的东西,反而在于他们思维中的随机性、模糊性。换句话说,就是不讲理性、犯傻性。(这个完全是凭印象概括,理解错了的话就当我没说吧。XP)

我想,我并不是鼓励自己鼓励别人不合理。而是合理或不合理各有妙用。人类的理性是用来相互理解的。人类的非理性是用来相互感动的。为什么我们心里永远都有迪斯尼的位置?就是因为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存留着对magic的期望。去年,LA迪斯尼乐园圣诞游行的结束语是“Believe in magic one more time”。烟火绚烂的夜晚,美好得叫人无法不相信。可后来现实却告诉我犯了傻。不过我不沮丧,因为我只是撞上了大概率事件。这并不妨碍我继续期待。As a matter of fact, I will always believe in magic one more time.


4.回家的路永远灯火通透

爱一个电影可以有很多种理由。但最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却在于它的应景。

什么叫应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感觉这部电影是为了你一人而做。——它困惑你的困惑,纠结你的纠结,呼应你的生活,催发你的动力。就像徐雯同学看了《初恋这件小事》,就觉得这是上天在召唤她找个帅哥谈恋爱了。就像Repunzel独自一人生活在高塔里18年,却无端觉得远方铺天盖地的天灯是为她一人而放。结果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但它给了你梦想。

我必须得说,《Tangled》这部动画片无论从主题上还是细节上都触发了我太多的共鸣。共鸣的主题叫做回家。至于细节,整个电影一共让我大哭了两次。

第一次自然是Repunzel划着小船,终于看到漫天通透的孔明灯的那场画面。作为一个一年半没有回过家的人,这样华丽梦幻的召唤我是一定一定承受不住的。3D特效铺天盖地的孔明灯,象征着亲人的思念,离我那么近,又那么远,触手可及,又虚无缥缈。就像这一年半以来,每每想到家,想到爸妈的脸,安慰的话,安心的聊,半夜睡不着觉老妈给揉的脚,犯了错误和困惑老爸给训的话,闭上眼睛觉得一切都那么真切近在眼前,睁开眼睛依然不能想象怎么就隔了一个太平洋那么远呢。

第二次是Repunzel从出生留到十八岁的长发终于被割断,焕然一新的她站在素未谋面的亲爹亲妈面前与他们相认的画面。我很在意长发这个细节,大概是因为我自己的头发自从离开北京来到多伦多以后就再也没剪过。我还记得临走之前“阿强造型”的阿勇特意跟我说:“我听说外国剪头发贵,我给你剪一个可以一直留起来的发型,等你回来的时候再到我这里剪掉。”我说:“好。”然后我就真的再也没剪过。一半是因为阿勇给我修整过的发型真的可以一直留起来不难看,另一半是因为加拿大剪头发真的很贵。结果一年半的功夫,最长的那几根真的都快要长到腰了!有时候我自怨自艾地抚摸着一头长发会想说:这发黄的发尖啊,估计是连FQ都见过的;中间这一段,见证过GARY和我的美国之行;而发顶这一截,陪着我默默走过孤独又难忘的一年。(Sorry我知道这种想法有点变态。)它们始终都默默地生长,no comments,no judgement,no betrayal,只有记录和陪伴。——唉,其实连记录和陪伴也谈不上。我现在忽然特别理解古时候那帮不得志的诗人,小时候虽然也喜欢他们的文笔修辞,可老是不太能明白他们咋就那么神神叨叨地觉得天下一切静物都在跟他们互动呢。见个月亮乡愁。见个桃花思春。见个蛙叫竟然开始忧国忧民。……可直到我自己“背井离乡”处处碰壁这么些日子,我才真正理解了这种孤独下的才思,憧憬中的抑郁,也无师自通地学会在愁得一时半会儿解不开的时候小酌一杯自我安慰道,“梅兰芳要是缺少了这份孤独,就不再是梅兰芳了。”

可以说,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回家。但是和Repunzel不同,她并不知道她长久以来的梦想其实就是回家。而我是知道的,只是我不太敢回家。我还有不敢回头面对的东西。我还有不甘心放弃尝试的东西。我还有再不多加改善就太对不住的人。我现在还不能确定回家对于我而言会是多久以后的事,可是我无时无刻不期待着自己以全新的面貌回到家里的那一瞬间。我期待那一瞬间,爸妈眼中的惊喜和心疼,自己眼里的自信和超脱。我期待一觉醒来不再惊觉置身千里之外。我期待带着丰厚的成果回到我最想要服侍的土地。——等到我回家的那一天,我一定要把从离家开始便留起的长发一刀剪断。从此以后,新的自己。新的积累。新的故事。

影片里还有个十分趣味的细节格外能够引起我的共鸣,就是巫婆在掳走Repunzel之后假装自己是她亲妈这件事情。在我小时候被我爸训斥的时候,我常常会在心里非常真诚且循循善诱地想:你是巫婆!你不是我爸!我知道我的亲爸被你虏去藏起来了,你只是化装成我爸的模样对我凶狠、强迫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情。我已经识破你的诡计了。但是我打不过你,所以先不揭穿你。我要忍,忍到我亲爸爸回来救我。……诸如此类。然后等到我爸什么时候想起来拿果冻、虾条之类的缓解一下父女关系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便默认是我亲爹回来救我了。……而现在《Tangled》这部片子非常郑重地告诉我:我小时候的猜测很有可能是正确的!我素未谋面的亲爸亲妈其实是整天以泪洗面等着我回家的国王和王后,而不是现在这对一天到晚二人世界过得很high觉得没有我反而省了好多麻烦的巫婆爸妈。

唉,可是此时此刻我有多么多么想念我的巫婆爸妈啊!也只有这对冤大头的巫婆爸妈,支持我任性的坚持,纵容我自由的闯荡。虽然没有给我一个天生的公主头衔。没有整个城市的子民为我放灯。没有夜夜年年为我暗自神伤。可他们自始至终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最重要的道理:就是NO MATTER现在的我有多么多么“不敢”回家,只要我自己克服心结,我的回家之路随时灯火通透。


2010.12.16

桦桦

 3 ) 盲目的善良和扭曲的道德比邪恶更可怕

本来只是随便翻翻,完全被顶到前面的几个短评吓到了。最可怕的是还有为数不少的人认同那些看法。希望短评也可以添加反对选项。

懒人一个,本来不想写什么的,没有义务纠正别人的想法。但是鉴于这是一部动画长片,是一个童话故事。看这部片子的人也许有正在成长的孩子,也许还有相信着童话的大人,不想毁掉这些人对这部动画的看法,特意二刷之后写的。

【】内为引用部分短评的内容。

⚐第一点:

争议:魔花的使用权

有人指出【仗着自己是国王就可以抢巫婆种的花 ,巫婆真可怜。】

为此把片头看了三遍,那朵魔花明明是阳光掉落后自己长出来的。如果巫婆照顾它长大也可以理解,但是这朵花甚至没有被巫婆照顾过。请问巫婆的所有权是从哪里获得的。

结论:

魔花并不是巫婆种的。巫婆有使用的权利,其他人也有。提出那条观念的人并没有认真看清剧情。

⚐第二点:

争论:Rapunzel和养母的感情 养母行为的正当性

有人指出【公主被抚养了18年对养母毫无感情,与几乎陌生的亲生父母深情相拥 养母摔下高塔只是象征性的伸了手 只能说这是一个做着公主梦的白眼狼】

【虽然巫婆为了自己利益占有了公主但是除了限制公主的自由对公主还不错。为什么公主对她没有感情,起码朝夕相处了十几年。】

【故事讲的是 女儿为了回有更好生活的生父母家和养母闹翻 为了一个男人害死养母】

①首先先需要说Rapunzel和养母的感情,片子里曾出现不只一次养母对Rapunzel说“我爱你” ,而Rapunzel的固定回答模式是“我更爱你”。而且明显Rapunzel的表情有所变化,可以从表情看出Rapunzel对于养母对自己的感情抱有细微的不确定,认为自己爱对方更多。而且在没有发现真相前Rapunzel对巫婆也完全是正常的女儿对母亲的态度,顺从,信任。会为了没听“母亲”的话而自责,而羞愧。

而为了男人害死养母更是无稽之谈,巫婆的死因在于尤金为了不让Rapunzel再受巫婆的监禁放弃自己得救的机会剪断了Rapunzel的长发,而巫婆在失去魔花的魔力之后迅速老化,崩溃之后被头发拌倒跌下高塔。跟Rapunzel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而跌落时Rapunzel当时正坐在地上守着尤金,回头也只是看见跌落的瞬间罢了。Rapunzel的表情和动作都可以看出,Rapunzel当时很震惊,也感到难过。毕竟是朝夕相处十几年的“亲人”。

结论:依照开头的日常,以及后续发展,Rapunzel并不是对巫婆没有感情。

②再者是巫婆的行为正当性,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会为巫婆鸣不平。【和几乎陌生的亲生父母深情相拥】【为了回更好生活的生父母家】

这些说法只是建立在Rapunzel的原生家庭是王室的基础上,以一种阴暗的心理揣测Rapunzel希望回归亲生家庭的动机。大概这些人需要的是类似Rapunzel发现自己亲生父母是国王皇后,而养母只是一个“孤苦无依”的女人,圣母光环爆发,放弃亲生父母,无视他们十几年来的思念和痛苦。忽略自己被拐带,被欺骗,被监禁而重新和所谓的养母生活在一起的剧情吧。

国王和王后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中度过了十几年,夜夜祈祷孩子能找回来。每年孩子生日都会放天灯,祈求公主可以寻着天灯回家。同种感情换成一对农夫夫妇,那部分人可以就可以理解了吧。一种典型的“你富有,你有权有地位,所以你的痛苦可以被忽略。你被迫害也必须无条件承受”的思维方式。

巫婆就犹如偷人小孩的人贩子,为了自己的利益监禁一个人十几年。而巫婆的聪明在于善于利用Rapunzel的感情,在花言巧语,糖衣炮弹下让Rapunzel心甘情愿的留在自己身边。欺骗Rapunzel,利用Rapunzel对自己这个“母亲”的顺从,让她压抑对自由的渴望。把一个人监禁在一座小小的高塔上,从头至尾就是在利用Rapunzel,更不用说最后在Rapunzel知道真相后拿铁链锁住Rapunzel,准备把她像动物一样的带走。这就是所谓的“母爱”,这就是所谓的“只是手段不佳”。这就是“对她还不错”那部分鸣不平的人是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吗? (手动微笑)

结论:巫婆对Rapunzel的一系列行为不具有正当性,一些人所谓的“母性光辉”大概也是手段多过真心。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有的人在《嫁给大山的女人》的影评里唾弃导演和改编者的三观,有的人在《魔发奇缘》的影评里为分离Rapunzel和父母,并监禁Rapunzel十几年的巫婆所获得的待遇鸣不平。并试图道德绑架Rapunzel。

那些抱有以上所述观点的人不是愚蠢也不是圣母 ,是坏,把善良和道德扭曲之后当做压迫人的工具。外在条件具有优势的人即使被迫害遭受不幸也可以被忽略。做了坏事的人只要装模作样的展示自己弱势的一面,一切就可以被正当化。善良盲目起来比邪恶更可怕。至少邪恶没有披着虚伪华丽的外衣。

《魔发奇缘》并不是落于俗套中的童话。故事里的Rapunzel有自己的梦想,勇敢能干。就连尤金这个男主也不是拯救公主的王子,而是Rapunzel在实现独立中的一个意外的俘虏。《魔发奇缘》作为迪士尼第五十部动画长片,可以看出是一部用心之作,而这个故事同时也是一部童话。希望它可以像其他的童话一样,继续传递美好。

 4 ) The return of the magic

Disney动画最显著的风格就是在动画中穿插了歌舞镜头,如阿拉丁中的"A Whole New World",风中奇缘的"Colors of the Wind",木兰的"Reflection"等等。90年代末Pixar的崛起开创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3D动画领域。在后起之秀Pixar和Dreamworks的一部又一部经典3D动画的光环下,Disney原创动画略显后劲不足。2005年Disney推出首部3D动画Chicken the Little,2006年Meet the Robinsons,和2007的Bolt都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然而这部Tangled却可以说是重现了Disney的魔法。

Tangled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较好地继承了Disney动画载歌载舞传统。为女主角配音的Mandy Moore本来就是实力派歌手,在电影中更是大显身手。尤其是男女主角在小船上看灯的片段,音乐和画面简直是完美的结合。在酒吧里唱的"I have a dream"那段歌舞也非常搞笑,让人联想到当年美女和野兽中蜡烛和茶壶跳舞的片段。

Tangled在3D画质上感觉已经可以和Pixar媲美。尤其是在对毛发地渲染上。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光照,对不同形状的头发的渲染都是比较成功的。不仅如此,Tangled成功的将众多Disney的传统强项移植到了3D,例如人设的风格,表情的刻画等等。

整体来说Tangled重现了Disney鼎盛时期的风格,童话,公主,城堡,咒语,以及对白中穿插的歌舞。不光如此,Tangled还成功的结合了Disney动画传统优势和电脑3D渲染,是其近几年来最成功的一部动画。虽然比起Pixar的Toy Story还是略逊一筹,但是Tangled终于重现了Disney昔日的魔法,它可以说是Disney原创动画的一个转折点,让人对Disney未来的创作抱更大的希望。

 5 ) 看到公主的亲生父母那么痛苦的样子,觉得女巫摔下去真是便宜她了




18年后,长发公主终于如愿以偿的来看“天灯”,这个时候公主的亲生父母亲手来放第一盏灯,电影里面对此有特写,从公主被偷走已经18年了,国王的头发胡子都已经灰白了,做过父母的人都可以想象,自己亲爱的宝贝被不知道谁偷走,这么多年来不知道去了啦哪儿,甚至不知道是否活着,活着有没有被照顾,有没有被虐待,每天都这么揪心的过着,又期盼着,又失望着,又不忍放弃,这么过了十八年。


如果说女巫对公主有养育之恩,这个养育就跟圈养动物一样,为自己所用罢了,好在是用公主的头发,如果使喝公主的血才能长生不老,女巫难道会忍着不喝?看女巫和公主的互动中,真的没有感觉到啥爱意,做个汤,做个吃的就算母爱了?




对人贩子就没啥可同情的,如果不是她,公主得到的母爱是一亿倍的好么!



看公主的亲生母亲抱着小公主时那幸福温暖的样子,偷了人家十八年的天伦之乐,要不是老天 有眼,公主一生就被关在塔里,没有任何朋友,不会结婚,就这么孤独老死,搞不好死前都已经精神分裂了,这TM是什么母爱!?

 6 ) 被那些觉得女巫是好妈妈的评论亮瞎了

老早就看完了这电影一直没关注豆瓣的评论。
今天回顾了一下顺便翻了翻评论,噢漏~吓哭了~
你们的好妈妈就是在几个月大的时候把你们从亲生父母身边偷去,为了自己永葆青春就把你一直囚禁在一个高塔不准与任何人接触,最后败露了不惜拿铁链子把你栓起来还当着你的面杀人,的妈妈?
u sure这是好妈妈?
这样的妈妈还是给你们吧。
我还是喜欢那对每年都为失踪的女儿放灯、十多年过去了依然为女儿流泪、也没有再生别的孩子的老夫妇。
也祝愿那些觉得女巫是好妈妈的可爱的人们的孩子从小被人偷去被囚禁~
噢对了,科学地来讲女巫的做法有清晰的分类,叫情感虐待(Emotional Abuse),即通过言语及肢体上的威胁恐吓、嘲弄轻蔑等攻击性举动,使受害者感到内疚、恐惧、自我否定,从而达到情感操纵(情感勒索)的目的。

 7 ) 如果你还相信童话。You‘ll see the light。

从最开始的《白雪公主》到今天,迪斯尼公司已经全球发行上映了整整50部动画长片电影了,这50部动画巨作里质量自然是参差不齐,但不可否认的是,里面几乎每一部动画片都影响了一群天真地孩子和单纯的达人。2010年的《长发公主》是迪斯尼出的第50部动画长片了,这是一部迪斯尼全体制作单位上下“预谋已久”的一部大作,对于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动画影片,迪斯尼选择了最本真的回归+最慷慨的突破,成就了一个完美的经典。
我必须得承认这是一个给相信童话的人一个最浪漫的回馈,而我很不幸地就是一个坚信童话故事的矫情小青年。我很没出息地连这电影的高清DVD版都没出来就迫不及待地找了个烂到像枪版的看了(因为莫名预感国内不会上)。看完后让我无限唏嘘,真应该在一个下着鹅毛大雪寒冷的圣诞节里坐在剧院里看这样一部让人觉得幸福得看见天堂之光的动画片阿。
其实对于影片原著《格林童话》里的经典篇章《莴苣》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这部电影清晰让我回味到了儿时手捧着《格林童话》彩色读本时的那种期待与激动。
作为2D动画额鼻祖,这次迪斯尼3D的画面没有让观众失望,精致的光感和柔腻的画面让整个影片浮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华丽质感,同时为了保持影片充分的童话幻想色彩,制作方没有让过分真实的3D画面将浪漫的氛围冲淡,恰到好处的平衡让人不难察觉到迪斯尼对这部巨作的用心。
王子和公主的搭配也算得上是一绝了,我真的超喜欢这两个主人公。长发公主Rapunzel并不算是正统的高贵公主,活蹦乱跳、不谙世事更像是个刁蛮爱闹的邻家少女,在初见男主人公的那一份警惕和惊异还有逃出高塔后一路上的玩闹与纠结真是可爱到不行。
王子更不能说是个王子,玩世不恭、小偷小摸表情总是酷酷的大骚包,碰上一匹白马却和它闹个不休,简直就是痞子英雄,这两人的对话其实笑点还是不少的。
但这对非典型王子和公主却演绎出了最传统的乌托邦式的童话爱情,历经险境、战胜邪恶、助贫扶弱、实现梦想最后回归王宫放飞爱情的天灯。浪漫而少了一份固有的距离感。
旅途的尽头,当两人坐在小舟上,看着一年一度为公主全城放飞的天灯时,所有的喧嚣静止,世界的所有流光溢彩都是专属他们两个人的,在夜空闪烁的璀璨灯火与水面的波纹化成一抹难以言表的华彩时,他们唱起了《I see the light》,无数次奥斯卡得主Alen Menken为影片量身定做的二重唱主题曲将全片推向最高潮,这个场景应该会是我今年看到的最美丽的一幕。(即使是看的劣质版……)
故事的结局是在影片一开始大家就都猜到了的,蜗居在山洞里的人们可以在皇宫里高歌自己的梦想,妄想永生的人为自己的私欲付出代价,勇敢抗争的人获得人民的认可和拥戴,而依旧懒散的王子和失去魔法的公主,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真的是一个童话,美得太不真实,可有着让人去信服和感动的神奇力量。童话不会有意外,却会有惊喜,《长发公主》就是这样一个惊喜。去年皮克斯的《飞屋》可谓风光无限,影片最后的“ You makes the adventure”让很多人止不住掉了泪,可当时看的时候总觉得这样的设计太有“催泪”的嫌疑,相比之下《tangled》公主与王子在串上的深情高歌“You’re my new dream”时的那种动容似乎来得更水到渠成。
我不想去深究电影的逻辑什么的了,因为这只是个童话,有谁会去拿起《格林童话》探讨个逻辑不停呢,那是不会读童话的人。我只想记住个这美好的童话故事,这个美丽的世界。“王子和公主从此过着幸福快乐地生活……”,这不是一个谎言,而是每个孩子的心里都坚信的真理。
如果你还相信童话,You'll see the light。

 8 ) 我想被没有任何企图的爱着

其实我看的并不开心,看到之前的影评说这是拒绝太多黑暗的迪斯尼,这是给予最纯粹开心的迪斯尼,可是我看的并不开心。

女巫不值得被洗白,可是她就是很可怜。
她不会因为可怜而被认同。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不得不怀疑,如果我不是一个人类,人类的母爱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是因为血缘,还是因为道德,还是说我想要我的生命【得到延续】。迪斯尼在这里把【生命得到延续】非常的直观的反应成为了长寿。可是生活里,人类的母亲,是抱着怎样的心情来养育自己的孩子呢。

太多台词,都是我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日常。
【麻麻这是为了你好】【外面太凶险了,你这么单纯不能出去】【你是麻麻唯一的宝贝,麻麻不能失去你】【麻麻最爱你了】
不同的则是。
【你要有出息】【你要给妈妈争口气】【麻麻这辈子为你付出太多了,你要知道麻麻多么不容易】
人类的母亲,真的是无私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么。
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给自己带来梦想的实现,也就是生命的延续呢?

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费尽心思的妈妈们。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十分可怕只有麻麻怀里才是最安全的妈妈们。

最后瑞庞搜发现自己其实多年以来向往的外面的世界真的十分凶险的时候,万念俱灰吧。不过她碰到了尤金。最开始不是很喜欢尤金,他痞的有点过,特别还一口美音,帅脸瞬间一点美感都没了。不过最后他动情起来好认真。是他,阴差阳错的带着瑞庞搜闯入这个世界。他割掉一头金发的瞬间我就爱上他了,谢谢他解开了公主一直一直的枷锁,她不再是妈妈唯一的宝物了,她是她自己了。他用生命还给公主一整个世界,公主再也不是谁的附属品,可以自由的作为自己活着了。

我不要做任何人的附属品,我第一次在这个世界上活,我想被没有任何所图的爱着。仅此。

 短评

一直在想头发都拖到地上了,不会脏吗

6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我太喜欢那匹马太想和它交朋友了求联系方式!!!!

11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假小子与小流氓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呗,那匹马是有多聪明有多帅气啊

16分钟前
  • ♠¾゛
  • 推荐

桥不怕旧。公主王子,永远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又唱又跳神马的,disney是现实外的一个避风港,永远年幼永远欢乐希望

18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怎么这么喜欢这种废柴男呢= =但是现实生活中……他死去了就不会再活过来

23分钟前
  • 玛琦
  • 力荐

十分好看,除了绝美的画面、优美的歌曲,动人的故事也精彩十足。而有一个片段,真是美到窒息,绝对是年度最难忘的电影场景。个人觉得比迪士尼去年《公主与青蛙》各方面都好很多。

28分钟前
  • Nick
  • 力荐

“I have a dream……”公主就理所应当是这样——美丽大方、亲切可爱、机智勇敢,但这样的公主不一定只会喜欢王子而也有可能会是一名小偷。动画片就应让人看得轻松,在童话世界里,即便最恶的坏蛋也会有他善良单纯的一面。那段无敌浪漫的天灯毫无疑问是我今年最爱的场景之一。★★★★

33分钟前
  • Q。
  • 推荐

You are my new dream.

35分钟前
  • jumbu
  • 推荐

不是我说,这热评都什么玩意。我家孩子要是被拐卖十年我也想干掉人贩子谢谢。不是她养了我孩子我就对她感恩我孩子在我身边会过得更好谢谢///放灯一幕实在太浪漫!非常喜欢!

36分钟前
  • Laven
  • 推荐

这是部以传统童话的纯粹姿态俘虏全年龄层观众的动画片,它是王子公主传统童话的一次强势回归,并告诉我们有些单纯美好的事物并不会真正的过时,而本片也绝对值得站上奥斯卡最佳动画提名的最后一席。片中天灯那一段是今年最浪漫梦幻的电影场景之一,白马更是抢尽风头的黄金配角!

37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Old-school Disney rules!

41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马是亮点!

46分钟前
  • Frankie
  • 推荐

制作没说的,歌也首首精品,只是剧情太弱了。“公主”被抚养了18年居然对养母没有任何感情,养母摔下高塔时也只是象征性地伸了伸手,却对一个只认识3天的男人奉献所有,与几乎陌生的亲生父母深情相拥……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做着公主梦的白眼狼。

50分钟前
  • 谁动了我的可乐
  • 还行

男主怎么看怎么像Ezio,男二白马探最帅了!这么萌的BG,喜欢女巫的是有斯德哥尔摩哔吗,人贩子烧个菜你们就感动了?人贩子爱的是头发又不是公主。

51分钟前
  • Rebel Scum
  • 推荐

他割断她长发的瞬间我心脏停跳了一秒

52分钟前
  • Jessie
  • 推荐

如果有一头如同黄金线一般的长到可以垂到塔底的头发,一个从来没有踏出过这个高塔的公主,就已经决定了这是一个无比动人的故事。

57分钟前
  • 木鱼水心
  • 力荐

女主角做得好,性格可爱超讨人喜欢!那个头发!哦,太诱人了!超级可爱搞笑的马!我觉得这片子挺成功的,把Disney传统的二维动画特点带入了三维中,特别是歌舞与周围环境的结合以及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Disney作为二维鼻祖这次的三维作品比Pixar毫不逊色!

60分钟前
  • Bala
  • 力荐

搞不太懂评论里说白眼狼的在想啥。女巫为了让自己永葆青春(动机错误),抢夺公主,并限制其自由18年(行为错误),在公主发现其身世和女巫动机后,女巫用布蒙其口,用铁链束其身,并杀害尤金(没有反思并铸大恶)。女巫爱公主?笑话,她只爱公主的头发。放现在这不就是《亲爱的》+《房间》吗?相反,尤金愿意以自己的死帮助公主从金发诅咒中解脱,公主为什么不能在三天爱上他呢?与其说公主的魔法是头发,不如说是其看穿人性的能力。人品究竟如何,朝夕相处就知道了,要不你跟公主换一下18年,看看你会不会做“白眼狼”?

1小时前
  • 李九弟Jody
  • 还行

故事讲述了 女儿为了回有更好生活的生父母家和养母闹翻 然后又为了一个男人把养母害死的故事 虽然这个养母动机不纯 手段欠佳 但至少她养了十八年 为了给她买礼物肯走三天的路

1小时前
  • .
  • 还行

你说对一个为了私利关了自己18年,一直阻挠自己去实现梦想和阻断自己18年的公主生活的人要有什么感情啊?对一个只认识三天但是就奋力帮自己实现梦想甚至差点付出生命的人付出有啥不对啊?

1小时前
  • 桑琊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