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

记录片大陆2015

主演:吕树廷,让波拉,班么扎西,艾力江库尔班,刘川,张喜,缪晓东,叶敬

导演:王新建,赵启辰

 剧照

河西走廊 剧照 NO.1河西走廊 剧照 NO.2河西走廊 剧照 NO.3河西走廊 剧照 NO.4河西走廊 剧照 NO.5河西走廊 剧照 NO.6河西走廊 剧照 NO.13河西走廊 剧照 NO.14河西走廊 剧照 NO.15河西走廊 剧照 NO.16河西走廊 剧照 NO.17河西走廊 剧照 NO.18河西走廊 剧照 NO.19河西走廊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45

详细剧情

《河西走廊》是一部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出品,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制的十集系列纪录片。该片以位于中国西部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河西走廊为讲述对象,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多角度呈现了从汉代开始直至今天,河西走廊及其连接的中国 西部 的历史,以及它对中国历史和文明进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是贯穿全篇的主题。

 长篇影评

 1 ) 感谢上天让我生于河西

一晚上看完的,在河西走廊生活了十八年,而我现在在深圳看完这个纪录片,心情特别复杂。我记得小学写的作文我的家乡第一句话就是我家在张掖在河西走廊中部,是西北要塞。看完才终于明白为什么了。

听见那句 "这个星球上除了海洋以外的所有地形地貌,都在这条走廊上呈现。" 瞬间泪目。之前都是装逼告诉别人张掖含义是 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第一次这么深入了解为什么,明白它的含义。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两千年多没变过的名字,承载两千年的侵略,战争,繁荣,落寞,孤寂还有落后。大概西北人才会真真体会到这种无奈,全片我是哭着看完的。

之前最讨厌别人问我哪里人我说甘肃时,都觉得我们很穷很落后,都没水喝,高原红,匈奴后裔,很野蛮。因为这些偏见一直都对自己家乡很自卑,甚至不愿开口,后来慢慢明白我们河西走廊的历史,然后努力让别人了解我们这里,让别人真的我们这里的好,尤其是河西儒学那集,明白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并不是蛮夷不是莽夫,我们的文化不止敦煌。还有隋炀帝的万国博览会,我们的经济曾是那么繁荣,和现在深圳一样的自由贸易区,是中西方交流中心。看完这个真的觉得很自豪,当然还有遗憾难受,闭关锁国,还有没有提到的很多战乱,还有马步芳军阀的混战,河西真的是无奈沧桑的包容,生在河西走廊在张掖真的很幸运。

听雅尼的河西走廊之梦,看到家乡熟悉的一景一物都想哭,这些我们没有发现的美还有我们河西走廊被人遗忘的历史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对,我想家了。不行我要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概很多人看完之后都会想去河西走廊看一看,作为本地人,有一点小小的祈求。

河西走廊的景观大部分是地质类,地貌都要几千几万年才能形成,麻烦大家尽量不要去碰触它,拍拍照就好,好嘛?

我去年又去了一次丹霞,看到很多游客都用水瓶什么的装丹霞的土,说实话,丹霞地貌的土带走一点和西北随便一个戈壁的没什么区别,它的颜色是属于整个丹霞,说实话真的没有几年前去的时候那么鲜艳了,真的希望大家去的时候别再挖土了,大自然用了几千年孕育出这神奇的地貌,给了我们人类几天就给挖没了。很心痛(*/∇\*)

2018.5.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刚刚看完国家宝藏第二季的甘肃省博物馆

有点骄傲想叉腰 因为提了很多张掖

我觉得应该和张掖的含义张国臂掖有关吧

纵使铜奔马是隔壁武威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河西四郡永远都是可爱的河西四胞胎

谢谢大家喜欢甘肃喜欢河西走廊~

当初就是看完随手写的一些小小感受没想到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同

有点受宠若惊 真的是谢谢大家了

也希望大家多多安利我们小甘肃 小河西

2019.1.20

——————————————————

 2 ) 转一篇博客

现在怎么不爱写东西了,书看多了该想要输出才是,许多观点总觉得它们还未形成,因为我没有系统地思考过就不敢说,怕它们漏洞百出,比如上一篇未完成。所以就在博客写一写吧,这大概是个只有韩寒还在怀念的地方。下午没去和朋友们K歌而是看完了这部十集纪录片,其中多次感动流泪,现在写读后感的冲动已经过去了,就是和自己聊一聊。

西北是我的家乡。之前长安与河西走廊是对立的,一个是中原都城,一个是被征服被统治的对象,宋迁都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长安和河西走廊就成一体了,落后的西北五省。虽然作为一个西安人,从小并没有对故乡感到有什么自豪的,生长在古城又不是就代表我有底蕴有文化,相反我倒是觉得身边的人天然有种固步自封,毕竟八百里秦川是富饶安逸之地,人们对外面的世界没多大兴趣也情有可原。可是每每看到唐朝的文字或者画面,总是忍不住落泪,好怀念那个我并没有经历过的时代,我几乎确信现在这里的人没有把当时的精神继承下来,虽然城墙还在,不是唐朝的,虽然西市重新建起来了,但只觉得蹩脚,还有曲江、大唐芙蓉园,即便就是大明宫也被复原出来,这个城市还是不及当年长安的十一,因为她的精神内核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长安,包容万象,万国来朝,天下第一。当年长安城的少年,一胸腔的山河锦绣,心系苍生,广博而自由。那种自信是因为大唐引领时代的风潮,代表最先进的思想和最发达的生产力,就如现今的欧美。人类文明数千年,多少朝代更替,人们还是在不懈地违反着发展和繁荣的定律,也许就是人性吧,然而世界大势偏偏是逆着人性而行的,所以繁荣和倒退才能如此匪夷所思地不断更替。

我总希望那股千年前的汉唐心气还是存在在自己内心深处的,虽然也说不上那到底是什么,就比如大唐的自信豪迈如今体现为不卑不亢,自由广博体现为温和宽厚,虽然被时代被环境压抑制约,但内核的东西还是一路的。只要内核的东西还在,千百年后仍能回到文明的最前列,但如今这内核已经不见了,我再没有见过心中山河锦绣的少年,人们竟不再宽容自由而是相信绝对真理,不再勇敢探索追求真知而是习惯于照抄照搬,感觉像是自折双翼而不觉其痛。

 3 )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纪录片

两千一百五十四年前,在距离汉帝国首都长安西北120公里之外的甘泉宫,侍从官张骞,郑重地从汉武帝刘彻手中接过象征授权的符节。他将率领使团,踏上出使西域的行程。 这一年,刘彻19岁,张骞27岁。 他们都很年轻。 张骞一定知道,西去的路上,必定充满艰辛和不测; 但他无法知道的是,当他转身的那一刻,他的这次出行就将注定被载入史册。

而河西走廊,也将从此进入中国人的视野。 临行前,汉武帝跪坐台前,张骞长揖不起,风吹珠帘动。

一眼千年,一步万里。 风起,埙鸣,雅尼的《河西走廊之梦》响起,一幅幅西域的风景从眼前划过,仿佛拉着我们一路向西,向西。深入了那片我们不曾了解过的土地。 河西走廊。

曾经的历史课本上,“张骞出使西域”,只短短六个字,让我们无法想象他的旅途是多么艰辛。 戈壁坚硬,黄沙漫漫,阳光炽烈如火一般燃烧,劲吹的风沙铺天盖地。 在穿越匈奴控制地区时,张骞和他的使团不幸被俘虏了。 作为让张骞归化匈奴的手段,一名匈奴女子被许配给张骞为妻。

这是张骞在单调枯燥的戈壁生活中,唯一的一抹亮色。 尽管所有历史典籍里都没有记载他们的情感故事,但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我们依然相信,或许正是这段爱情,带给了张骞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时光匆匆,转眼间,张骞已经在匈奴的监管下生活了九年。 九年时光,足以磨灭一个人的雄心壮志,只有细心的匈奴妻子会发现,张骞偶尔会眺望东方。 那是长安的方向,是他对故乡的思念,还有汉帝国交给他的使命。 终于,张骞找到机会出逃。他穿着胡服,穿越匈奴人的关卡,一路狂奔,但他并不是要回长安,而是选择了继续西行,完成汉帝国交给自己的使命。 这是一次艰险的跋涉。 塔克拉玛干,世界第二大沙漠。 两千多年前,张骞和随从堂邑父,从这里穿过,前往西域。茫茫无际的沙漠中,时而飞沙走石,时而热浪翻涌。 今天的我们无法想象,张骞在没有补给、没有地图、没有方向的情况下,是如何依靠着强大的信念和一双脚,横穿大漠,翻越帕米尔高原,来到大月氏的。 这相当于从今天的内蒙古,走到了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 返程时,为了避免再次遇到匈奴,他选择了穿越帕米尔高原,经羌人领土回到中原,但没想到这里也早已经成为了匈奴的势力范围。 他再一次被匈奴俘虏。神奇的是,匈奴再一次赦免了张骞。 历尽周折,张骞又回到了他的妻子身边。 史书中当然不会记载那时的场景。 不过,回到了这个给了他宽慰和无条件的信任的女人怀抱中,那一刻,张骞应该是悲欣交集吧。 一年后,军臣单于去世,匈奴发生内战,张骞抓住机会,再次出逃。 这一次,他带上了他的妻子。 他的匈奴妻子抛下了她的一切,义无反顾地和他一起踏上了东归的行程,去往自己的丈夫魂牵梦绕的故土,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 这是何等的勇敢,何等的深情? 当这个男人再次望见巍峨的长安城时,他匍匐在地,长跪不起。

公元前126年,张骞从遥远的西域穿越十三年的时空神奇归来,此时的他,已经从一个英姿焕发的青年,变成年近不惑,饱经风霜的中年人,汉武帝也已而立。他带回来了无数西域的情报、地图甚至从未见过的植物种子,以及他未曾泯灭的梦想。

汉帝国以此为开端,历经种种,终将河西走廊牢牢收入版图,设立西域四郡: 张掖,张大汉之臂腋; 武威,显吾武功军威; 酒泉,城下有泉,泉水若酒; 敦煌,盛大辉煌,虽远必诛。 我无法知道当时汉武帝的心中所想,但是看着自己十三年前派出去的使者,当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的时候,他又饱经沧桑地回到这里,站在自己面前,说: 我回来了,幸不辱命。 纵然身为九五之尊,也不免为之动容吧。 张骞被封太中大夫,最终官拜博望侯,主导了连通西南的计划,成就万世功名。 然而,回到故土一年之后,追随他归来的匈奴妻子染病而亡。 影片中,两人对桌相望,妻子渐渐消失,只剩张骞一人。 史书中甚至没有留下她的名字。

张骞的人生在亡妻之后又持续了十一年。 在无数个孤独的夜晚,这个伟大的人、意志坚定的使者、忠诚的英雄,有没有思念过他故去的匈奴妻子? 我想,一定有吧。 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张骞病逝于长安,归葬汉中故里。 其墓所在处,至今名为博望镇。 这就是《河西走廊》第一集中讲述的故事。 这也是这部纪录片讲述历史的方式,宏大、厚重、壮丽、深情。 以历史人物为线索,以中国历史为基点,兼顾国外历史事件,讲述一个全方位的世界。 影片每集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也有相应的主角,各集之间既相互衔接,也可独立成篇。 叙事带有太史公的风格,既有概括性的叙述,也有细节描述,有些地方还作“脑补”情节,比如张骞被软禁于匈奴帐下,无名置啬夫和他的驿站,开凿龙门石窟的李工,东来传经的鸠摩罗什…… 通过揣摩当事人的内心活动,将人物的情感剖面穿插进厚重的历史当中,合乎情理,款款深情,将原本遥不可及、被岁月掩埋的历史,展现出近在眼前、触手可及般的鲜活,同历史脉络完美的融为一体。 此外,影片的画质细腻,演员表演融入历史场景之中,没有一句台词,却不造作,不突兀,形象相称,演技甩小鲜肉们三百多条街。 至于配乐,雅尼和徐鲤的神级组合,兼具苍凉与壮阔感,每每在关键时刻,应景的搭配上满分作文一般的文案,犯规的收割情愫,让人不免落泪。 季羡林先生说过: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毫无疑问,河西走廊早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它意味着一种历史概念,一种文化和一种使命,它是丝绸之路的象征和缩影。 在曾经的历史通道上,作为通往广阔西部的咽喉,河西走廊是那么地意气飞扬,更洒下过无数先辈的血汗,沉淀了太多的期待与渴望。 两千年前,张骞义无反顾,踏上了西去的探索征程,才有了一个帝国沿着河西走廊,金戈铁马的生动岁月,和这条通道日后的别开生面。从走廊东西两端,同时走来的学者和僧人,携带着古老的典籍和经书,穿越乱世动荡的年代,思想和信念依然生生不息,儒家与佛教的光芒沿着这里,照射到整个东亚。而东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也让这片大地变得博大、宽容。 河西走廊像一个楔子,揳入了中国广袤的西部,奠定了今天的中国版图。 从此,穿越了河西走廊的丝路延绵伸展,马帮与驼队日夜兼程,瓷器和丝绸,黄金和琥珀,僧侣与经卷,财富与憧憬,成为漫漫旅途中坚持的在这条神奇的河西走廊上,一代又一代行者穿越时光,激情、欲望、喜悦、悲伤,重复轮回,把一个个遥远的国家,联络成一个更加宏大的格局: 天下。 千年前丝路辉煌,张骞策马西行,郑和扬帆西下,一段久远的故事,一段让人感怀的岁月沧桑。 然而时光一去不返,阿拉伯商队的驼铃仍间或在大漠响起,郑和舰队的船歌却已渐渐在西洋隐没。大秦再也不见,盎格鲁撒克逊人把其遗产散布了全世界;古印度已经褪色,却又如不灭的精灵安居一隅;饱受战火洗礼的伊斯兰古国,仍在苦苦追寻着和平的曙光;汉唐的荣耀渐渐被沙砾覆盖,中原的主人已经换了又换,华夏从强盛走向衰落,又从抗争再迈辉煌。 草原黄了又绿,海上潮涨潮落, 戈壁滩的烈风,几千年来从未停歇。 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 走向未来的脚步,正在继续。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子陵君 2017.1.8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子陵君(zilingjun666),欢迎关注

 4 ) 中国通史之河西走廊

作为一个甘肃人,我显然是不合格的,虽然我的家乡定西和河西走廊并没有什么关系。在此之前我只知道有这个名词,也知道武威、酒泉、张掖、敦煌,仅此而已。纪录片河西走廊从西汉开始讲起,经过五胡十六国,知道了五凉时代(前凉、后凉、北凉、南凉和西凉),说实话以前在这块的历史知识有点混乱,再经过隋唐和元朝到晚晴和新中国初期,最后到现在,从无到有的历史变迁基本上都说清楚了。从西汉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封狼居胥,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出嫁匈奴,常惠多次途径悬泉置,到五胡十六国时期,以郭荷、郭瑀、刘昞等河西儒学学者为代表的河西文化兴起并随之东渐,以鸠摩罗什、昙无谶、昙曜等佛教徒为代表的佛教文化开始盛行,再到隋朝的裴矩以及隋炀帝的西巡,元朝时期与吐蕃藏传佛教的交流与融合,再到晚清时期左宗棠收复新疆,新中国成立后河西走廊成为重要的能源与矿产资源产地,最后到现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的贯彻落实,河西走廊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必将带动甘肃甚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5 ) 《河西走廊》:一部优秀的纪录片

前两天偶然看到微博上有网友盛赞《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称其品质之高堪比《舌尖上的中国》,尤其是音乐,制作方居然请来雅尼大师给它配曲,这手笔,实在太大气了!

出于对雅尼的喜爱,我立刻点开预告片欣赏,初心只是为了听音乐,没想到只看了短短几分钟就陷进去了,完全无法自拔,三天之内,十集全部看完。

这不是一部单纯的地域风光推广片,也不是一部枯燥的历史记录片,它是一部用电影手法将历史人物、地缘政治、风土人情、国家经略融为一体的新型纪录片,片中有故事,有人物,更有恢弘的叙事,每一集都是一次知识爆炸般的享受,让人既期待又满足。

片子以张骞受命出使西域拉开帷幕,然后汉武帝,霍去病,鸠摩罗什,杨广,八思巴,忽必烈,林则徐等等重要历史人物逐个登场, 逐个闪耀,时间纵横两千年,从汉朝、魏晋十六国、隋唐、元、明、清,一直讲到现代,八个小时的长度,史料丰富,脉络清晰,文字优美,镜头生动,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金戈铁马,时空流转、商旅绵延,文化交融,潮起潮落的历史画卷,看得人心驰神往,无限澎湃。

这是一部不寻常的纪录片,它立意高远,视野辽阔,摄影手法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快速流动的白云,不断旋转的星空,形象诠释出沧海桑田、转身千年的寓意,镜头所到之处,不仅可以看到广袤的大漠,壮美的雪峰,肥沃的草原,奔跑的骏马,和谐相处的百姓,还让人深刻认识到汉民族独有的远见卓识和博大胸怀,带给人满满的正能量,看完之后,我感觉有一股久违的民族自豪感在心中悄悄涌动。

当然,雅尼的音乐更是这部片子的一大亮点,它大气苍凉、激昂雄壮,优美动听得耳朵都要怀孕,这样的音乐再配以片中数不胜数的壮阔画面,还没看完全片,我的大漠梦,敦煌梦,酒泉梦(卫星发射中心,此片未提,估计不方便提),还有更远的楼兰梦,龟兹梦,乌孙梦等等,已经开始熊熊燃烧了。

 6 ) 这里有你不知道的河西走廊

  清明小长假,和叔叔一起开车回家,在回程路上,他提起这部纪录片《河西走廊》,一直以来,我对叔叔的眼光都是无可挑剔的。于是回到家的那天傍晚,默默的打开电视,搜索这部纪录片,谢天谢地,让我找到了,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在清明短短的假期中,看完了这部让我对西部有个重新认知得《河西走廊》。

  在看的过程中,同时还不断的百度,河西走廊、武威、张掖,就像一个对知识“欲求不满”的雏儿,想了解更多的关于这部片子出现的一切。

  在看的过程中,知道了河西走廊是如何成为中华民族的领土,知道了在战乱时期,河西走廊又是如何的保存了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知道了儒家文化在河西走廊的发展,了解了敦煌这些石窟的由来,河西走廊就像一个大容器,包容了中原地区的文化,接受了来自中亚国家的习俗。

  在这部片子里,可以看到那些文人墨士,将军统领在河西走廊的足迹。《使者》、《通道》、《驿站》、《根脉》、《造像》、《丝路》、《敦煌》、《会盟》、《苍生》、《宝藏》,每一集都令人感动。

  看完片子,让我意识到自己认知得狭隘,从未听说过武威在这里知道了,从未去深究过嘉峪关的由来,这会明白了,一直肤浅的以为张掖是一个小城,如今明白这里是一座古城。原来,我对西北这么一无所知。

  如果你和我一样,现在对西北一无所知,那现在就开始看这部片子吧;如果你对中华历史文化感兴趣,那就不要犹豫,打开电视,开始看吧;如果你对西北有着眷恋,那就不要想了,打开手机视频,赶紧看吧。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7 ) 盘点本剧泪点

第一集:
张骞出使西域,被匈奴囚禁九年后同随从堂邑父出逃,继续西行,靠强大意志力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帕米尔高原,到达西域。回程再次被俘,数年后带匈奴妻子和堂邑父又一次出逃东归。十三年后,终于再次望到长安城,张骞匍匐在地,长跪不起。

第二集:没有呀。霍去病死因正史鲜有提及。专门去看了法律讲堂文史版,讲西汉霍氏。

第三集:
解忧公主乌苏和亲,儿时好友常惠五十岁第一次出使乌苏,再次相见时解忧公主和常惠互相凝视的眼神。两位演员演得好传神,一眼道尽几十年沧桑。
常惠最后一次出使西域,归途最后一次经过悬泉置。
没有留下名字的置啬夫,和他曾经生机勃勃的悬泉置。
解忧公主在儿子死后叶落归根,终老长安。

第四集:
郭瑀为老师郭荷服丧三年:“父生之,师成之,君爵之,而五服之制,师不服重,盖圣人之谦也。”
北魏东迁,八十多岁的刘昞决定返回敦煌,途经张掖,魂归于曾与师父郭瑀谈经论道的马蹄寺临松薤谷。

总结:怎么这么爱哭~~~~(>_<)~~~~

 8 ) 河西走廊—不是影评


最近看了一部制作精良的纪录片—《河西走廊》,勾起了一些或近或远的记忆。
自初中读到关于敦煌的故事起,就一直心向往之。曾经还向高中历史老师打听过某个闪现于志异小说的敦煌城主,以及书上寥寥几笔勾出的一场好仗。也亏得那位历史老师是个英雄不问出处的主,一心只盼着和学生分享正史野史中的奇闻异事,于历史长河中拾得些许真趣,管它教学大纲还是考试范围,向来有问必答,生冷不忌。他不清楚,还为此专程回家翻书,第二天兴高采烈地占用了我宝贵的十分钟课间休息。我极其喜欢和佩服这位老师,只可惜缘分太浅,文理分科之后,未能继续在他麾下受教。更为可惜的是,我高三之时,经历了一场教师罢课风波,风波之后有一批老师离开了学校,他也是其中之一。现在回想当时的感受,五味陈杂,却很难说出其一。想来一是时日已久,二是当年少不更事,空余对学校上层的满腔义愤,却体会不到从此师长是路人的零落萧索。
多年过后,翻开某本史书或是志异笔记,我还是会想起高一的历史晚自习,老师并不在A班驻守,一个人蜷在B班小教室的椅子上,有时刁根烟,等着有问题的学生去问。我匆匆赶完其他各科的作业,拿了历史书随便寻个由头,跑到B班请教。如果学生少,又都是我这种对历史有点儿兴趣,且不太在乎个把小时能多做多少数学题的闲淡散人,那B班便可以开一场微型历史讲座(因为统共也就三四人)兼茶话会。时间过得飞快,晚自习也不再难熬。
时间果真过得飞快,我已有五年多未曾见过老师。偶返母校探望师长,却无处可寻他的踪迹。
高三保送之后,得了闲暇。和同学相约,一行六人前往河西走廊。我是因为有些执念,朋友们有的和我兴趣相近,有的并不在乎出游地点,反正都没去过,准备的时候都很兴奋。最后我们出于时间、预算和体力的考虑,略过酒泉,定下了成都—兰州—武威—山丹—张掖—嘉峪关—敦煌的线路,除成都与兰州之间乘飞机外,其余都坐火车。现在想起来,那其实是我第一次完全丢开家长和旅行团,全靠自己和朋友筹划进行长途旅行。当然,家人联系了甘肃的朋友,在兰州和武威多有照拂,不过余程,全靠我们六人走完。所以,我与河西走廊大概真的有缘。
一路平安,相处的也很融洽,却并不完全顺遂。
武威的雷台汉墓,墓室早被盗掘,所幸精美绝伦的马踏飞燕还让世人有幸一观实物。不过真品保存在兰州市的甘肃省博物馆中,雷台汉墓只有景区门前的一尊雕塑。其余的记不大清,只记得墓道中有一处深井颇为奇特,罔顾近大远小的物理规律,你投一枚硬币下井,硬币在井底却大于实物。我没有查到科学解释,网上说法不一,建筑结构、光程和光程差、温度湿度甚至是心理暗示,有兴趣的人不妨一探究竟。白塔寺我们也去了,纪录片《河西走廊》第八集,详细讲述了白塔寺的由来及萨迦班智达,即蒙古国师八思巴的师父,波澜壮阔的一生。
我们的火车入夜才到山丹,山丹县城少有游人问津,一片黑灯瞎火,还有零星的本地人盯着我们窃窃私语,心里平添几分慌乱。好不容易在县城中心找到一处所谓最好的宾馆,要了两间房,房间很脏,一间的卫生间完全不能用,没有水;另一间只有一股涓涓细流,我们只好轮流去冲了冲脚,和衣而眠。我们来山丹是为了去这里的军马场,自前苏联顿河马场解体后,山丹军马场便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军马场,据说当年汉朝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就在此处圈地养马,西逐匈奴。我们一早起身,却被冻了个透彻。时值五月,山下却只有十来度,当地人说山上更冷,没什么好看的,还有人传言连马都没有。我虽带了羽绒服,但一行人中大多没带,只得灰溜溜作罢。虽然后来听一个去了的学弟辟谣,说五月也是有马的。无论如何,这只能成为一个遗憾,也成为了一个要再次前往河西走廊的理由。



张掖的丹霞地貌非常漂亮,我们起了一个大早,整个景区似乎只有我们一行六人,天空还飘起了星星点点的小雪,那种天地辽阔,唯我独存的感觉真的很好。我曾于冬天独自前往甘肃天水麦积窟,那一次,是真真正正整个景区就我一人,独自面对岩壁上容色庄严的石刻佛像,它低眉垂首,我战战兢兢。嘉峪关有龙门客栈的拍摄基地,还可以挑战横跨黄河的滑索。敦煌的莫高窟、鸣沙山,再往前的玉门关、汉长城遗址,连接着罗布泊的雅丹地质公园,说过它们的人已经太多太多,我也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了。敦煌市到雅丹地质公园的路十分颠簸,我们几乎是睡过去,被抖起来撞上车顶,醒来,再睡去,这么一路前往的。而莫高窟、鸣沙山离敦煌市区就很近了,租自行车半小时即可到达。笔直的长路人烟稀少,向前骑行,上一秒还是两道延伸交汇的线条,下一秒便巍然耸起黄沙堆成的高山,震撼突如其来。


直到现在还能想起那么多的细节,可见当初的旅行给我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当时的那群人,一个去了法兰西留学,一个选择去和袋鼠浣熊作伴,两个投奔日不落的大学,还有一个断了联系,不知去向。还好,因为有共同的回忆,大多数人一直联络着,来日相聚的机会还多。


《河西走廊》其实还是以历史为主的纪录片,按时序推进。虽然一向不太喜欢以演义的手法来重现历史的纪录片,但至少,这部不让人感到怪异和腻烦,而且地图画得很详细,再佐以当今的地理风光,风光摄影尤其优美,显得整部片子内容扎实。文案优美且不矫情,雅尼的音乐更是没话说。其中对博望侯、骠骑将军、汉武帝、隋炀帝等人的定位,也自有其惹人热血沸腾的独到之处。
片子里说,张掖马蹄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安西榆林窟都是佛教造像艺术的瑰宝,骆驼城遗址、黑水城遗址也是当年盛极一时的商路上尚未消歇的余韵,还有郭瑀隐居的临松薤谷,敦煌旁的党河风光,还有心心念念的七一冰川,当时未能一晤,盼望将来能有机缘。

 短评

只有亲身走在河西走廊,体会这苍茫大地,巍峨雪山,丹霞戈壁,大漠草原!才能感受霍去病将军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情壮言是何等的悲壮!泱泱华夏,惟有这西部广阔的大地能带给我如此强烈的认同感。三千年丝绸之路的兴衰,河西走廊——这丝路的摇篮,如今又将沐浴着复兴的朝阳!

6分钟前
  • 挨踢影评人
  • 力荐

张骞,堂邑父,汉武帝,霍去病,置啬夫,常惠,解忧公主,郭瑀,刘昞,鸠摩罗什,昙无曜,杨广,裴矩,李工,萨班,阔端,八思巴,林则徐,左宗棠

11分钟前
  • JAMY
  • 力荐

就前三集看来 演员选择跪!画质跪!配乐跪!美术跪!服装跪!造型跪!解说词跪! 确定了是我看过最牛逼的央视纪录片!!已经震撼感动得五体投地!

13分钟前
  • 天地孤影
  • 力荐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从汉帝国抵御匈奴、驰骋边疆的大快人心,到唐宋元中原文化与西部民族的宗教信仰相融合,这部纪录片一气呵成,大气磅礴。文案极其优美有韵味,音乐更是加分不少。就是最后一集现代化的进程让人在期盼中又有点失落,历史已经回不去了,希望往后能再看到中华儿女那种坚韧勇敢的品质。

14分钟前
  • 面白饭Θ☉Θ
  • 力荐

大赞的纪录片,最好的一部人文历史纪录片!太棒了,有生之年要去的的地方太多了。

17分钟前
  • 阿妖、
  • 力荐

1.使者:汉武帝 博望侯张骞2.通道:冠军侯霍去病3.驿站:解忧公主 长罗侯常惠 赵充国4.根脉:郭瑀 李暠 刘昞5.造像:昙曜 鸠摩罗什 刘萨诃6.丝路:隋炀帝 裴矩 仓慈7.敦煌:8.会盟:阔端 萨班 八思巴9.苍生:鄂本笃 利玛窦 林则徐 左宗棠10.宝藏:

21分钟前
  • kenn
  • 力荐

自己给自己打80分!

24分钟前
  • 赵启辰
  • 力荐

兰州 武威 张掖 酒泉 敦煌 直到嘉峪关 早晚有一天我会一路走下来

26分钟前
  • Jinsy
  • 力荐

是在当前“一路一带”国家战略大背景下推出的国际制作的纪录片中的大片,看了张颐武、石述思等文化名人对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和印象,更加觉得河西走廊战略地位在历史中的重要性。单就这部片子说,音乐很美,摄影也很美,我想很多去过河西的人也未必会看到片中的不同的地理地貌。爱西北这片神奇的土地。

28分钟前
  • 撒哈拉没有沙漠
  • 力荐

最近流行的演绎式纪录片,专业演员的演绎很到位,帅气的鸠摩罗什印象深刻。小小河西走廊完全就是丝绸之路的缩小版。雅尼配乐的雄浑和英美风光摄影的大气,让略显枯燥的剧情层次高了不止一筹。最值得称道的是编剧不贪多,哪怕伟大的敦煌,也只量力而为的讲了一个窟,足矣。

31分钟前
  • daangel
  • 推荐

4.5,最后一集扣半星;气势壮阔磅礴,文案流光溢彩,演绎式复现历史碾压一众古装剧,历史因个体的存在而具有温度,纪录片催泪甚是罕见;河西走廊的特殊位置决定其成为军事政治要塞、贸易文化通道,见证沧海桑田,将朝代更替与地点流徙结合,呈现时空并置;最爱汉代、莫高窟与两晋十六国的儒学传承。

3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都说最后一集鸡肋,我请问纪录片仅仅是给你自己看的吗?你的孙子,你的孙子的孙子,你孙子的孙子的孙子不看吗?拜托,我们现在经历的正是后人们回忆的历史!

35分钟前
  • 楼先生
  • 力荐

1.本片最大的特色是极佳的场景再现 演员气质超接近历史人物 比单纯的影视剧好看 2.汉代一段最激动人心 有时候几百年的时间里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异军突起势不可挡就像开挂一样 这是很神奇的 3.从此大西北在我心中已上线 变得魂牵梦绕起来

40分钟前
  • 韵外之致
  • 力荐

当我们谈论河西走廊时,我们缅怀、慨叹的不仅仅是马踏飞燕、天下雄关、大漠孤烟、丝路古道与石窟洞天,更是时不我待的开拓者与耕耘者,还有漫漫长夜中的守夜人。

43分钟前
  • HUO
  • 力荐

关注度怎么这么低?非要吃吃喝喝的纪录片才有人看么?

48分钟前
  • 宇文宙
  • 推荐

张骞,堂邑父,汉武帝,霍去病,置啬夫,常惠,解忧公主,郭瑀,刘昞,鸠摩罗什,昙无曜,杨广,裴矩,李工,萨班,阔端,八思巴,林则徐,左宗棠。沿着河西走廊边走边看,走走停停,雅尼主题曲催泪!

4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从雅丹开往敦煌的路上,我们穿越罗布泊耳垂的无人区和漫长的酷热。偶然回头,车后是一望无尽的戈壁,鲜红的落日和残颓的玉门关。颠簸不是来自唐诗中的战马,但是扬起的尘沙仿佛与古人有了一刻的心意相通。忍不住拉开一听啤酒,为这西汉时期的年轻气盛和四海为家。这一天,我们喝雪花,勇闯天涯。

53分钟前
  • 小南姐姐
  • 力荐

片子最大的看点是场景再现,演员气质服饰造型和历史人物相似,画面配乐搭配极佳,有大片既视感,片子带你穿越时空在历史的长河中旁观去感受这一切。

56分钟前
  • 青山绿水
  • 力荐

只看了前九集,由此引发的感慨和豪情不足为外人道也,英雄被重新定义,张骞的壮举和隋炀帝的功绩有了重新的认识,喜欢这种按时间推移的叙事手法,实在有点短,明清两朝只有一集。河西走廊,历史地位,我的感受,140字也太少,我只知道,早早晚晚,我肯定要去的

57分钟前
  • huakaiyanran
  • 力荐

中国有这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有这么多默默为国家传承奉献的普通人,有这么令人称道的奇闻异事,却鲜有电影拍出史诗般的气势,无非是些儿女情长,卿卿我我。可叹,可惜,可悲。虽然自己已无成为导演的可能,但我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制片人,拍出我心中的史诗。

59分钟前
  • 海淀动物园园长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