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

犯罪片大陆2013

主演:黄晓明,郭采洁,金雅中,冯德伦,埃里克·马比斯,陈建州,黄奕,卡梅隆·安东尼,德怀特·霍华德,斯科蒂·皮蓬,易建联,王治郅

导演:胡雪桦

播放地址

 剧照

神奇 剧照 NO.1神奇 剧照 NO.2神奇 剧照 NO.3神奇 剧照 NO.4神奇 剧照 NO.5神奇 剧照 NO.6神奇 剧照 NO.13神奇 剧照 NO.14神奇 剧照 NO.15神奇 剧照 NO.16神奇 剧照 NO.17神奇 剧照 NO.18神奇 剧照 NO.19神奇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3-15 20:12

详细剧情

冰山(黄晓明 饰)是一位游戏软件开发的高手,生活中酷爱篮球。胡椒(冯德伦 饰)与小黑(陈建州 饰)都是冰山开发团队的同事,也都是篮球的狂热爱好者。新的公司CEO上任,并带来一个好消息:公司即将全力开发一款高端篮球游戏——“神奇”。但是原来的开发团队中只有冰山一人可以继续留下来,原有的团队必须解散。  面临好友被辞退,冰山也不想继续留下来,可是与胡椒、小黑共同创业的原始资金却远远不够。而原公司开出的成功开发“神奇”后的奖金却是相当诱人。于是冰山决心为公司开发“神奇”。  当“神奇”即将要对外发布之际,冰山却发现目前的“神奇”仍然存在漏洞,会对玩家造成神经损害。因此,他坚决反对“神奇”如期发布,并与CEO产生巨大的分歧。此时,女友伊琳(金雅中 饰)与CEO之间的暧昧关系也被他发现。一时间,情感、事业、生活的种种矛盾困扰着他。  CEO仍然一意孤行如期发布“神奇”。冰山也决计通过各种手段拆开谎言,与商业利益的追逐者展开一场高智力、高科技的决斗……

 长篇影评

 1 ) 彩蛋总结+充满爱的吐槽

今年5、6月的时候 华纳发布了fantastic beasts的第一版预告片
最后出现了一句话:
J.K.Rowling invites you to return to the wizarding world.
我觉得这部电影注定是个success 就是因为如此
因为那世界回来 了 而且拓宽了
你可以说这是对情怀的一种消费 但又不同
因为罗琳的每一部书都在进阶
有更深刻的主题 有更现实的意义
激动无比地在英国看完首映之后
我也确信了她是想把它写成一个成人童话的
但是这个故事讲得怎么样呢
我有太多话想说

【spoiler alert!】

先说说好的地方吧
来看这部电影的人应该有一半都是看过HP的 无论书还是电影
所以其中有很多前作渗透进来的元素 让人感觉很熟悉惊喜
我自己发现的一些彩蛋有:

一开篇就是铺面而来的预言家日报 标题全都是Grindelwald和Creatures at large

Newt被一个女人问:“My friend, are you a seeker after truth? ”
他回答说:"I'm more of a Chaser, really."
我本来没反应过来 但是听到我身后的一个外国女生笑了
然后我才突然意识到了这个梗
女人说的seeker是真理的追寻者
而Newt听到seeker想到的是 找球手 所以回答说 我其实是当chaser(追球手)的。
(唉那一瞬间真是 有一种那个世界回来了的感觉)

还原了很多以前见过的咒语:accio Expelliarmus Obliviate (之前看过一个调查说在HP系列里出现次数最多的咒语也是accio 飞来咒果然很实用啊哈哈哈)

个人觉得Newt的箱子有点像赫敏的那个巨能装的钱包 不过这俩一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还有当年真穆迪是不是也是被小克劳尼锁在一个施了咒的箱子里来着?

美国人管muggle叫no-magic也是够直白。。。(后来看新闻里写的是No-Maj 唉 我这听力…)

说到魔法学校的时候 Queenie说Ilvermorny是最好的
Newt微微一笑摇着头说"I'm pretty sure Hogwarts is the best wizarding school there is."天哪 当时小雀斑那副表情简直帅出天际 是不假思索地反对 但又很温柔
然后Queenie就故意把Hogwarts说成了Hog~wash~(当然没字幕所以我也不是很确定)

那个傲罗审讯Newt的时候提到了邓布利多哦~
说:不知道为什么邓布利多那么喜欢你 (结合他其实是格林德沃这一点看这话就很有趣了啊 哈哈哈)

所以总得来说 这个电影的风格和感觉都是和前作一脉相承的 不像cursed child有种迷之违和感
而且把1926年的纽约刻画得很好 蒸汽袅袅的车站 苛刻的银行经理 熙熙攘攘的人群 仿佛只属于权贵阶层的市长竞选 还有一脸木然的工人们走进乌漆漆的工厂 有很强的时代感

总之 制作精良 情怀适当 有很多很多好看的细节 好看的片段
但是这些连在一起 却并没有期待中 那么完美。

单拎出它的情节主干来看:
一条主线是小雀斑把逃跑的小动物们一个个抓回来…中间差点被魔法部给executed(这儿也太扯了 英国那些食死徒都只是被关进监狱 为啥美国人就偏要杀了他们)
另一条线是 格林德沃在神经兮兮的反巫师一家里找obsecurus 然后那孩子被逼得爆发了 被魔法部的人赶来灭了…还不知道灭没灭全
但在后面那条线里… 故事的发展几乎没受到Newt的影响…
我觉得既然是要拍5部的 这样双主线 大信息量的节奏未免有点aggressive了。本来可以是个adventure comedy 给后面的故事做些铺垫 结果整部都这么黑暗 在看到反巫师的那家人的时候不可避免产生了很多疑问和戒备 所以看到那些可爱的magical creatures的出现时也不太能完全放松下来。这两条主线分得太平均了 就像两股力量在彼此冲击压制 喜欢的人看着觉得很有感觉 不喜欢的人可能觉得有点混乱了。

按说有这两个主线 信息量挺大的 故事应该挺紧凑的
但却发现它总是在剧情发展处拖沓…花很长时间来炫技…
各种动物都出来溜一圈 倒也正常 但obsecurus爆发的那段有点太长了 一会儿飞到这儿一会儿飞到哪儿 知道是想渲染一下这个毁灭的力度 但总觉得有点墨迹(也可能是我看到最后疲惫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坑挖的太多 还过于刻意。
比如那个照片里的女生(看外媒的新闻发现她姓 Lestrange 其实是贝拉夫家那个黑魔法世家的人 这坑可是大了)
比如床底下的魔杖到底是谁的 那个小女孩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比如最后飘走的那一缕黑烟…
讲真我不是很喜欢这种故意留悬念的做法 感觉只有那些对自己作品没信心的人才爱这么干 激起大家的好奇心来看下一部。
伏笔 和 挖坑 是不一样的 伏笔是不动声色地伏延千里 罗琳在HP里做得就很好 就像我前两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到的:你读到第六部的时候才知道的魂器其实在第二部就出现过还被毁了。看了很多采访 演员们都说罗琳就像一座金矿 每次她来片场他们都会问很多剧本以外的问题 她都能不假思索地答出来。她脑袋里清清楚楚地装着这整个世界和每个人的身世历史 有很多很多东西她没有写进书里剧本里 但是所有事的前因后果所有人的“前世今生”都在她脑子里 这也是为什么她在HP里写了那么多伏笔 那不是有多故意地说诶~要不我在这儿埋个线索 而是在她心里那些事情就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挖坑正好相反 它总是很明显 惹人注目到了唐突的地步 就像这里花了不小篇幅提到的Lestrange,而她和这部电影有什么关系呢?很容易让人迷惑又很出戏 明明可以在整理箱子的时候不经意地闪过她的照片或者写有她名字的信封 反正肯定会被粉丝扒出来的 而且这样扒出来不是更有趣么 何必弄得这样直白…
离题一句:可能也知道刻意挖坑效果不一定好 所以像漫威就喜欢把坑都挖到最后的彩蛋里 不破坏正片的完整性 还光明正大地请你来看我的续集或者联动的其他电影 大家还都挺喜欢这种彩蛋(所以现在都发展出双彩蛋了)。
说到漫威 对比上周看的Dr. strange 感觉对于没看过HP的观众而言 这两者可能没什么差…都是爆米花电影 甚至Dr.strange对非粉丝观众会更友好一点 因为同样是在架空的世界观下(还同样是当红英国演员做男主) Dr.strange的故事讲得更清楚完整 信息量刚好 感觉挺值得借鉴的

当然除去讲述方式的一些瑕疵 它还是个很好的故事啦
可能是HP的书实在是写得太好了 FB才会有点相形见绌
毕竟一部2个小时的电影和一部几百页的小说相比 还是有很多局限的
就像国内外各种大IP的adaption能让读者满意的能有几成呢
所以还是有点希望 罗琳有空把它写成书(捂脸)

看了这部之后彻底被小雀斑 Newt圈粉了
外网好像挺多人不喜欢Newt的啊 说他不confident 或者说小雀斑压根不会演戏…(难道是他这人太有特点了 所以演啥都有点像他自己?)
但我就是很喜欢他那种性格啊
他确实和Harry很不一样 内向害羞 谦逊平和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最后他选择再次独自踏上旅途 也能看出是个习惯了一个人 不怎么依赖朋友的人。忘记在哪里看到说Newt在Hogwarts的时候就是一个outsider 对待动物的那种爱可能也是因为他们比身边人更能给他温暖的感觉。
Newt和Harry最大的区别之一也就是这个outsider的身份 他不是the boy who survived 所以没有人曾期待他去抓住格林德沃 没有人对他另眼相看给他特权 他莫名其妙地被Tina告到魔法部两次 甚至最后还被部长赶出了美国。我们也不知道他下一站到巴黎会遇见啥 但他还是很淡然地出发了 他不是一个天生就有使命的人 选择的adventure只是出于兴趣与爱 所以感觉他可能要比Harry更自由更幸福更成熟。
而且我怀疑他在魔法上的造诣是要比Harry高的 用各种咒语都很熟练 尤其那箱子上的延伸咒真是好厉害 如果当时Harry他们带着这个箱子去找魂器那还搭啥帐篷 而且他天天和各种动物斗智斗勇 反应速度也超快 幻影移形那是一个溜 虽然抓niffler的时候吊在灯上真是蠢萌 但总体表现得很不错啦 也是靠着这种机敏的反应才一下子把grindelwald抓住的吧。


看的是没字幕的英文原版…感觉就听懂了50%...加上意会也就能看懂70-80%...
想来观感没那么完美也是有这部分原因吧
想再看一遍有字幕的…(哭)

大半夜的 第一次在英国电影院见到那么多人
好多戴着格兰芬多围巾的汉子妹子
看电影的时候大家一起笑
结束的时候一起鼓掌
那一瞬间有点像 找到了自己的tribe
这就是罗琳的魔力吧
不 应该是 想象力的魔力

生而为人 拥有丰盛的想象力 是多美好的一件事。

还有两个吐槽:
围绕那个小女孩弄的各种玄虚真是很…俗套…貌似这导演就喜欢加一点惊悚悬疑风 还是那种国产伪恐怖片里的悬疑风 回忆一下他拍的哈7上里 那个被纳吉尼附身的老奶奶 真不愧出自同一人之手(但是胆小如我 还真是都觉得瘆得慌)
还有!!最不能忍的!!格林德沃不仅没看出来Credence是obsecurus!!还说他一辈子也不可能成为巫师!!这也太弱了!!后来还I owe you an apology?!(真想给他个白眼…)

 2 ) 67个《神奇动物》的彩蛋和细节(上)

*预警:本文含剧透。万字长文,文多图多。

*建议阅读环境:被窝里 / 寝室里 / 卧室里等让你无比放松且wifi满格的环境里,阅读时建议脑内奏响系列主题曲《Hedwig's Theme》

*下篇:67个《神奇动物》的彩蛋与细节(下)

*文中部分内容引用自《北美魔法史》,及同名书籍《神奇动物在哪里》。本文严禁无授权转载/洗稿,违者将严厉问责!

【01-纽特·斯卡曼德】

纽特·斯卡曼德,也许初接触《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人并不熟悉这个名字。

纽特编写了教学课本《神奇动物在哪里》,在《哈利·波特》原著小说里也出现过这名字。

纽特·斯卡曼德生于1897年,在母亲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对神奇动物产生了兴趣。

离开霍格沃茨后,纽特进了魔法部。他先在“家养小精灵重新安置”办公室待了两年,他称这两年是“枯燥之极”的两年。

随后被调到了神奇动物司。纽特具有丰富的关于神奇动物的知识,因此他在动物司提升很快。

《神奇动物》的故事就此开始。

电影设定时间是1926年,纽特·斯卡曼德29岁。

【02-蒂娜】

根据罗琳的补完资料,蒂娜就是纽特未来的妻子!他们的孙子罗尔夫会与卢娜·洛夫古德结婚!

(可怜了HP8电影向她告白的纳威同学了……)

在《神奇动物》结尾,我们已经看见蒂娜对纽特芳心暗许了,并且还为他的著作给命名。

电影里,则为我们揭露了蒂娜的经历:

她服务于美国魔法国会(MACUSA),是一名出色的傲罗。

但在深入第二塞勒姆这个组织时,为了帮助男孩克雷登斯,蒂娜不得不对其母亲施咒,因此被塞拉菲娜(美国魔法国会会长)停职。

片尾与纽特在港口告别时,你能看见转身后的蒂娜一个小动作:

她高兴地跺着脚,完美地表现出她对纽特的感情。

【03-莉塔·莱斯特兰奇】

这个名字无论是姓还是名都让我心里咯噔一下。

首先是“莱斯特兰奇”。

熟悉HP的朋友们都知道,这是一个无比邪恶的家族。莱斯特兰奇家族大部分人都是忠心耿耿的食死徒。而这个家族里有个叫莉塔的女生(估计斯莱特林),她貌似与纽特十分交好。

所以不难想象,当别的赫奇帕奇看见纽特和莉塔在一起,是什么样的状况了……

其实我有点好奇,这些名字都是官方提供的译名吗?

难道这个“莉塔”其实是“丽塔·斯基特”???

好吧我脑洞又大开了。

不过HP原著发生的时间是1991年左右,如果此“莉塔”真的是“丽塔”的话,那么她跟纽特都是90多岁的老人了。

莉塔·莱斯特兰奇在几部内应该会被卷入某些事件,随后也牵涉到了纽特……

顺便说说,莉塔·莱斯特兰奇应该是贝拉特里克斯丈夫的姑妈。

【04-第二塞勒姆】

一个十分激进的组织,双手折断魔杖为其标记。克雷登斯他们就呆在这个组织里。

为什么组织名叫“第二塞勒姆”呢?因为曾经有个美国小镇叫“塞勒姆”,那儿发生过知名的“塞勒姆审判事件”。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戳→「巫师审判」,曾经在塞勒姆小镇上举行过

塞勒姆事件带来的显著影响,是促成了1693年美国魔法国会的成立,这比麻瓜国会成立还早了一个世纪。

这是北美地区的巫师们第一次团结起来,为自己制定法律,建立一个能与麻瓜和谐相处的环境。

【05-电影主线与时间】

电影又是罗琳熟悉的一明一暗双线并行的故事结构。

在HP八部电影中,明线主要是解决一场事件(通常在一部里解决),暗线则是隐伏于各部电影中的“魂器”;

而本部《神奇动物》,明线是纽特回收逃脱的神奇动物,暗线则是格林德沃的阴谋。

《神奇动物》将会拍5部,但片名——《神奇动物在哪里》会让人产生一点误导,让人以为这五部电影都是拍纽特收集各式各样的神奇动物。

但罗琳的野心很大,据她所言,她要用这5部新故事来讲透一战中的魔法世界。

而且电影设定的年份1926也极为暧昧,因为在这一年,“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人”就要出生在寒冬里的英国了。

这是寻找神奇动物的倒数第二年,因为1927年,《神奇动物在哪里》这本书就要出版了。

这意味着,纽特跟蒂娜又会见面。

【06-默默然】

继“麻瓜/麻鸡”、“巫师”、“哑炮”之后,罗琳创建了第四种身份:默然者(Obscurial)。

他们是巫师,但无法控制住自己的魔力。

默然者被一种叫“默默然”(Obscurus)的东西寄宿,一旦巫师受到极大的感情波动时,体内的默默然就会爆发,该巫师就会变成雾气状般、具有极大破坏力的怪物。

本部电影里,“默然者”是克雷登斯,在化为雾气状态的他,杀死了有望成为总统的议员和自己的养母,并且还单挑了史上最强的黑巫师格林德沃(格林德沃处于下风)。

这种力量极为强大,难怪格林德沃如此垂涎。

【07-格林德沃】

电影在高潮对决时揭露了格雷夫斯的真面目,原来他就是盖勒特·格林德沃。

如果你对HP电影有个大概印象的话,便会知道,这个疯狂的巫师曾经与邓布利多成为过好友、妄图统治麻瓜世界,但最终分道扬镳。

电影中出现的格林德沃大概40多岁左右。

在片中,他变形成格雷夫斯的模样,盗用他的身份,呆在美国魔法国会。

他有什么目的呢?

整部电影里,格林德沃都在追寻默默然的力量,其实这个大反派的目的依旧很纯粹——统治麻瓜世界。

40多岁的格林德沃出现了,我们相信不久后邓布利多教授也会出场。

不过那时的邓布利多还不是校长,他是个变形课教授。

说到这儿,我突然有了个小脑洞。

或许,格林德沃的变形术是经过邓布利多指教的。

格林德沃并没有像小巴蒂·克劳奇一样随身带个水壶喝复方汤剂,那么可以肯定这是变形术的功劳。

而且如果喝了复方汤剂的话,格林德沃就不会被纽特一个显形咒搞得完形毕露。

所以,真正的帕西瓦尔·格雷夫斯,可能在被折磨后就被残忍杀死。

(吐槽一句,饰演40岁的格林德沃是约翰尼·德普……怎么说呢,感觉气质并不相符啊)

【08-帕西瓦尔·格雷夫斯】

格林德沃盗用的身份叫帕西瓦尔·格雷夫斯。

MACUSA的首席傲罗、安全部长,而且他的名字有点意思。

帕西瓦尔(Percival)在英语中有“刺破帷幔”之意,而帷幔在西方文学中又代表生死之隔。

所以这个名字可以理解为“刺破死亡”。

而伏地魔的名字则是“飞越死亡”之意。

帕西瓦尔这个姓氏也曾在邓布利多的名字里出现过。

邓布利多全名是:阿不思·珀西瓦尔·伍尔弗里克·布赖恩·邓布利多。

中间名“帕西瓦尔”来自于邓布利多父亲——帕西瓦尔·邓布利多。

为了报复欺负女儿的三个麻瓜男孩,帕西瓦尔前去报仇。

最后结果是三个麻瓜男孩死亡,帕西瓦尔·邓布利多被关进阿兹卡班。

【09-死亡圣器】

这部电影里,死亡圣器标记再次出现。

当格林德沃把一条项链交给克雷登斯时,项链底部挂着死亡圣器的标记。

当时是1926年,所以格林德沃还是死亡圣器之一——老魔杖的主人。

不过在电影里,他使用的都是格雷夫斯的魔杖(老魔杖杖身充满了凸起的节点)。

电影高潮结尾,格林德沃被抓了起来。

但我相信他一定能逃出来,因为,他身上还有老魔杖嘛。

【10-更伟大的利益】

格林德沃审讯纽特时,提到了邓布利多的名字,还有“更伟大的利益”。

“邓布利多为什么这样喜欢你?”他问纽特。

不知道现在的格林德沃,想起邓布利多时,心中会是怎样的感觉呢?

【11-阿利安娜】

之所以格林德沃这么痴迷于默默然的力量,可能是由于阿利安娜——邓布利多的妹妹。

《死亡圣器》曾经为我们揭露了这一段悲惨的过去:

阿利安娜在小时候施魔法时被三个麻瓜男孩看见,三个男孩对她做了可怕的事,从此她对魔法失去控制,这把她逼疯了。

(原著描述得极为隐晦,但我相信那三个男孩应该是把她给……)

《死亡圣器:下》出现的阿利安娜

《死亡圣器》是这样描述的:

格林德沃、邓布利多兄弟混战时,误伤了阿利安娜,于是三人之间的关系崩坏。

不过,事情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由于我们没有亲历过那些事,所以无从知晓。

也许,事件的真相是——阿利安娜是被三人有意击中的,并不是什么误伤。

阿利安娜是个默然者。

三人争吵时,让阿利安娜的精神变得极其不稳定。

于是她暴走了,变成了电影里出现的那种雾气状态。

也许三人是第一次遇到那种状况,没有任何的解法,于是只好攻击阿利安娜。

这个女孩就这样死了,于是之后三人决定对外宣称是“误伤”。

但经历了这次争端的格林德沃见识了默然者的威力,这种威力几乎可以比肩死亡圣器,于是格林德沃再次把目光投向类似阿利安娜的孩子身上。

【12-克雷登斯之死】

这个可怜的男孩一直都被格林德沃利用,最后还被美国魔法国会炸成了碎片。

这一幕跟HP8电影的最后一战极为相似。

但饰演克雷登斯的埃兹拉·米勒跟我们透露:他还会在第二部出现。

这句话让我注意到了《神奇动物》里的一个小细节:

当地下铁一战结束时,纽特注意到飘在天空的某片灰烬突然间消失了。

如此一来就可以解释埃兹拉的那句话,或许消失的那片灰烬有续命的功效。

【13-她是阿利安娜?】

不少人怀疑,出现在第二塞勒姆组织的那个小女孩就是阿利安娜。

然而我觉得并不可能……

即便阿利安娜被炸成灰烬、还可以续命的话,她也应该30多岁了。

而且她在英国,为什么费那么大老远跑来美国呢?

【14- 拉帕波特法律】

地下铁一战时,格林德沃曾经对MACUSA提出疑问:

这条法律究竟是保护我们,还是保护他们的。

“这条法律”就是拉帕波特法律,罗琳曾经在Pottermore上写过。

概括来讲就是一个10多岁的小女巫,喜欢上了一个麻瓜男孩,于是就把魔法世界的存在告诉给男孩。

这下可好了,男孩联络了当地的报社和媒体,差点让MACUSA还有魔法世界的存在曝光。

自此之后,为了防止再出现这样的状况发生,这条拉帕波特法律就颁布出来:

禁止巫师与麻鸡接触。

当然,这条法律只适用于北美地区。

【15-摄神取念】

本作中如同卢娜一般的女性——奎妮,一个厉害的摄神取念女巫。

但在HP系列中,斯内普教授曾经提过,黑魔王是最厉害的摄神取念者。

难不成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奎妮的力量几乎是天生的,不受控的,她可以轻而易举地读取到纽特最深处的秘密——那个莱斯特兰奇家的女孩。

说到这儿,我有点怀疑奎妮也是个“默然者”。

默然者不能控制自身的魔力→奎妮不能控制自身的摄神取念。

在解释“默然者”这个概念时,格林德沃提到过一些男巫女巫控制不了自身的魔力,于是便不去控制,导致魔力在体内暴走。

但在片中,我们能看见奎妮精准操控着食物,所以……她应该不算是默然者吧。

【16-施咒动作】

格林德沃为我们演示了一种新的施咒方式——“同时施咒”。

在与蒂娜的魔杖“对线”时,格林德沃大手一挥,一辆车就被扯了过来。

在克雷登斯快要碰上火车时,格林德沃也是远距离用手就把他给拉了出去……

由格林德沃可知,一些技艺高超的巫师,能同时施放两种魔咒。

不过另一种魔咒必须很简单才行。

格林德沃使用的应该是飞来咒、漂浮咒之类的。

不过电影留给我们一个疑问:巫师真的可以单凭手就能施放魔法吗?

答案是肯定的。

《囚徒》,邓布利多单手悬停

罗琳曾经补完过:其实一开始北美的巫师们只用手就可以施咒了。

但太过复杂的咒语得借助魔杖,巫师还得用魔杖指定精确的施咒对象。

魔杖这个传统则是由欧洲传过来的,现今大部分巫师都配备魔杖了。

【17-魔咒】

本部电影中,使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纽特的“无痕伸展咒”吧。

在HP的电影里,无痕伸展咒也展现过多次:

HP4的魁地奇世界杯帐篷,哈利他们几个人就呆在一个小小的帐篷里;

HP4里,监禁穆迪的箱子;

HP7,赫敏的珠宝袋……

而本部电影里,纽特的箱子虽小,但五脏俱全——不仅有研究室,还有为各个动物建立的栖息地,从雷鸟、鸟蛇、嗅嗅到月痴兽,箱子里巨大的内部让人无比震撼,而这段的时长也是蛮长的,毕竟魔法真的太棒了!

而其他的魔咒,也让人过目难忘。

得益于3D效果,我们能看见纽特使用飞来咒时的动态——珠宝横飞,似乎快要穿到眼前。

还有调皮的嗅嗅,它几乎把全场的笑点都承包了。

【18-家养小精灵】

英国的家养小精灵们,大部分都是在某个巫师家族中当下人。

但在美国的魔法世界里,我们可以看见的家养小精灵都有各自的工作:

纽特和蒂娜首次进入MACUSA内部时,为他们按按钮的就是一个家养小精灵;

四人组进到酒吧里,招待他们的就是一个家养小精灵……

如果赫敏看到此情此景,也许还是蛮羡慕的吧。

(但不知道在美国的家养小精灵有没有薪水)

不过无论是在美国还是英国,他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禁止小精灵持有魔杖。

因为在罗琳的设定里,家养小精灵的魔法跟巫师的魔法大为不同。

即便邓布利多在学校设下了禁止幻影移形的规定,多比还是照样能来去自如。

【19-巫师的体质】

纽特和雅各布来到自己的研究室时,纽特说,你被莫特拉鼠咬了,涂点药吧,你们麻鸡比较容易受伤(大意)。

据此引出了一个巫师与麻瓜的体质问题——看来身体里流有巫师之血的确要比普通人强一点。

【20-哥哥】

MACUSA与纽特接触时,当听到纽特·斯卡曼德的名字时,有人问,“你就是那个忒修斯·斯卡曼德的弟弟吗?”

据他们所言,纽特的哥哥是个战争英雄,也许这位哥哥会被带入这个故事里来。

从纽特听见哥哥的名字后的反应,可以看出二人关系并不太好。

所以如果哥哥进入这个故事,无非3种结果:

1)被格林德沃洗脑,加入他的阵营,随后与弟弟敌对;

2)进入纽特的阵营,之后被纽特的才能打动,两兄弟冰释前嫌;

3)被格林德沃洗脑,与弟弟敌对,之后被纽特所救,两兄弟冰释前嫌。

【21-院校之争】

奎妮与纽特在箱子里谈着“世上最好的魔法学校”。

身为美国人的奎妮,自然要提伊法魔尼魔法学校。

而出身赫奇帕奇的纽特,肯定得拥护自己的母校霍格沃兹。

伊法魔尼是罗琳在补完资料里提到的美国魔法学校。

该校成立于17世纪,位于马萨诸塞州的格雷洛克山山顶。

为了不让非巫师发现,学校周围被施以大量用以隐蔽的魔法,有时你可以在大雾环绕山顶的时候看到她。伊法魔尼的名字来源于创办人伊索的出生地。

伊法魔尼魔法学院

跟霍格沃兹一样,伊法魔尼也有四个学院:

水蛇学院——一条长角水蛇,额头上有一颗水晶石(代表智慧)。

地精学院——一个个子不高的,灰脸蛋的大耳生物(代表内心)。

雷鸟学院——一只飞翔时可以带来风暴的神奇动物(代表灵魂)。

猫豹学院——一只酷似猎豹的神奇动物,速度极快,身体强壮(代表躯体)。

也有人说:

水蛇学院偏爱聪颖爱读书者;

猫豹学院崇尚勇士;

地精学院多为心地善良的医者;

而雷鸟学院则多为喜好冒险之人。

光从院校介绍来看,伊法魔尼并没有类似斯莱特林这种充满了偏见的学院。

伊法魔尼的分院跟霍格沃兹的不同,学生来到四座雕像前,由雕像来决定学生分到哪个学院。

顺带一提,罗琳女士分进了雷鸟学院。

再顺带一提,全世界最好的魔法学校是霍格沃茨!

【22-死刑室】

太草率了吧喂!

——这是我看见审讯不过几分钟后,纽特和蒂娜就被投入死刑室的吐槽。

在英国魔法世界可没有死刑一说,犯下最大的罪的人,最多就被扔到阿兹卡班关个无期徒刑。

而在美国魔法世界,貌似死刑可以随意执行,根本没有经过审判什么的。

一言以蔽之,就是滥用私刑。

MACUSA的死刑室设置得比较特别:巨型冥想盆+死亡药水(Death Potion)。

首先执行人把死刑犯的最美好的回忆抽取出来,然后让死刑犯在美好中一点点被死亡吞没……

看上去是“安乐死”,但实际上有点残忍。

提起死刑室,就不得不提在HP5中夺取了小天狼星性命的“帷幔”。

如果你想知道小天狼星之后去了哪儿的话,可戳👉《哈利·波特》重温(20)帷幔背后的死后世界

如果你对神秘事务司那个“上锁的房间”感兴趣,可戳👉《哈利·波特》重温(15)神秘事务司那个上锁的房间……

【23-嗅嗅】

魔法部分类级别:3级

嗅嗅是不列颠一种会掘地的动物。

这种动物全身覆盖着黑色绒毛,鼻吻较长,对一切闪闪发光的东西都特别偏爱。妖怪们经常饲养嗅嗅来挖掘地下深处的财宝。

虽然嗅嗅性格温和,甚至对你温情脉脉,但它对你的财物会造成破坏,所以千万别养在家中。

嗅嗅生活在自己的巢穴中,一般在地下二十英尺的地方,一窝产崽六至八只。

非常可爱的一种神奇动物,相信看过神奇动物的人都会被它所吸引。

不过……嗅嗅肚子上的那个口袋也被施了无痕扩展咒吗?四次元口袋?居然可以装下那么多的珠宝黄金。

在看这条时,你会注意到一个“魔法部分类级别”

为了确定某种神奇动物的危险程度,于是魔法部·神奇动物管理司制订了如下的分类级别:

5级——已知的杀害巫师的动物 / 不可能驯养或驯服的

4级——危险的 / 需要专门的知识 / 熟练的巫师才可以对付

3级——有能力的巫师可以对付

2级——无害的 / 可以驯服的

1级——惹人烦恼的

【24-毒角兽】

魔法部分类级别:4级

一种在非洲的大型猛兽,身体灰色,本领极高。

毒角兽的体重可达一顿,从远处看,人们会把它误认为犀牛。因为皮糙肉厚,所以大部分魔咒都对它无可奈何。

毒角兽的犄角可以刺穿一切东西,从金属到皮肤,它的犄角有种致命的液体,会让任何被注入了这种毒液的物体爆炸。

所以在求偶季节时,雄性毒角兽为了争夺配偶常常会拼个你死我活,所以这种生物的数量并不多。

《死亡圣器:上》,你也能在卢娜家的房子里找到毒角兽的角。

小说最后,毒角兽的角引爆,为哈利三人组的逃脱提供了机会。

不过在电影里,三人组则是通过幻影移形离开。

《死亡圣器:上》毒角兽之角

【25-角驼兽】

魔法部分类级别:4级

分布于欧洲各地山区,角驼兽体型庞大,全身紫色,微微泛着点灰色。脊背隆起,头上长着两支非常锋利的犄角,天性好斗。

电影中,它们用嘴巴的触须跟纽特打招呼。

【26-鸟蛇】

魔法部分类级别:4级

分布于印度,一种有翅膀的两条腿动物,长着蛇的身体,身上有羽毛,体长可达十五英尺。

鸟蛇主要以家鼠和鸟类作为食物,可是据了解,它还掳走过猴子。鸟蛇会攻击所有靠近它的人。特别是在它为了保护卵的情况下;它的卵壳很像是用最纯最软的银子制作的。

纽特带领麻瓜雅各布,在参观他箱子里的栖息地时,曾介绍过。

小小的鸟蛇大眼睛大嘴巴,看上去无比可爱。

但鸟蛇可以随意地缩放自己的身体,当它可以把一个人轻易地扼死时,就不是那么可爱了。

上面的部分内容,摘自纽特编撰的课本《神奇动物在哪里》。

有趣的是,上面只介绍了神奇动物的外貌、习性和栖息地,没有提到它的捕捉方法(蟑螂和茶壶)。

毕竟纽特很爱惜神奇动物,不希望有太多的人去捕捉它们。

【27-比利威格虫】

魔法部分类级别:3级

比利威格虫是澳大利亚一种土生土长的昆虫。它大约有一英寸长,全身蓝色,泛着青玉一般的鲜亮光泽。

尽管它的行动不够敏捷,麻瓜们却很少会注意它,巫师们也不太经常见到它,除非被它蜇了。

比利威格虫的翅膀长在头顶的两侧,扇动的速度非常快,它飞行的时候身体就会旋转起来。它身体的底部有一根细长的蛰针。凡被比利威格虫蜇了的人都会觉得头晕目眩,随后便忽忽悠悠地飘起来。

一代代的澳大利亚年轻巫师都在设法捕捉比利威格虫,刺激它蜇自己,为的是获得这种附带的效果。可是一旦有人被蜇得过度,他就会一连数天不受控制地在空中飘荡,而且一旦有严重的过敏反应,随之而来的就是永久性的飘荡。

干燥的比利威格蜇针可用在多种药剂之中,人们认为它的蜇针还是那种受欢迎的糖果滋滋蜜蜂糖的原料。

电影《神奇动物》,经常出现在我们视野里,那种蓝色的小飞虫就是比利威格虫了。

【28-囊毒豹】

魔法部分类级别:5级

产于东非,大概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

囊毒豹是一种体型庞大的豹子,它尽管身体庞大,但行动时却悄无声息。它呼出的气息会引起致命的疾病,足以毁灭整个村庄。

要想制服一只囊毒豹,得需要一百多个熟练的巫师联手。

【29-莫特拉鼠】

魔法部分类级别:3级

莫特拉鼠是一种长相与家鼠相似的动物,生活在不列颠沿海地区。它的背上有一个海葵状的肿瘤。

把这些莫特拉肿瘤腌制后吃掉,它会增强你对恶咒和厄运的抵御力,可是过量食用会导致耳边生出难看的紫色头发。莫特拉鼠吃甲壳纲动物,以及那些踩到它身上的蠢蛋的脚。

《神奇动物》电影里,把麻瓜雅各布的脖子咬伤的,那只巨大的白老鼠就是莫特拉鼠。

【30-护树罗锅】

魔法部分类级别:2级

护树罗锅是一种守护树木的动物,主要产于英格兰的西部、德国南部和斯堪维亚半岛的某些森林中。

它长着两只褐色的小眼睛,因为身体太小(最高为八英寸),而且从外表看,是由树皮和小树枝构成的,所以极难见到。

护树罗锅是一种性情平和、极其害羞的生物,以昆虫为食,但是如果它所栖身的那棵树受到威胁,它就会一跃而下,扑向试图毁坏它家园的伐木工或树木修补专家,用它那长而锋利的手指挖向他们的眼睛。

如果一个巫师把土鳖奉献给护树罗锅,就会使它得到长时间的抚慰,这样他或者她便可以从树上取下木材做魔杖。

《神奇动物》里,酒吧老板曾近向纽特要求用护树罗锅进行交换,这位老板相信护树罗锅小小的体型能打开各种房门。

不过护树罗锅更受魔杖制作人的偏爱,因为护树罗锅经常栖息在魔杖木(用来做魔杖杖身的树木)上。

所以对于魔杖制作人而言,找到了护树罗锅,就等于找到了魔杖木材。

【31-魔杖制作人】

除了奥利凡德和格尔戈维奇这两位魔杖制作人外,在北美,也许我们还能看见4名伟大的魔杖制造人——

1)希科巴·沃尔夫,乔克托族的后裔。

以魔杖的精雕细刻闻名远扬,其制作的魔杖内含有雷鸟尾羽(美国地区的神奇动物,与凤凰有密切血缘关系)。

希科巴的魔杖一般都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很难掌握,但对于变形师尤为珍贵。 2)约翰内斯·琼格尔,出身于麻瓜家庭。

父亲是有名的木匠,这使他也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魔杖制造人。

约翰内斯的魔杖深受人们喜爱,辨识度也很高——其魔杖通常都镶有珍珠母。在尝试多种材料之后,约翰内斯偏好使用猫豹的毛作为手下魔杖的杖芯。 3)蒂亚戈·奎塔纳制作的光滑且偏长的魔杖,刚一上市便在魔法界引起了一阵轰动。

其魔杖每根都内含一根半透明的阿肯色州-怀特河怪背脊,其施出的魔法强大又优雅。

原先有人担忧怀特河怪的数量会因此骤减,但后来证实只有蒂亚戈自己知道捕捉怀特河怪的方法。直到过世,蒂亚戈都未曾向任何人透露此秘密,所以用怀特河怪背脊所制作的魔杖也就此停产了。

4)维奥莱塔·博韦,来自新奥尔良。其魔杖多采用湿地的夏花山楂木制作。

多年来,维奥莱塔都拒绝透露自己魔杖杖芯的秘密,但最终还是被人们发现——里面含有湿地狼人的毛发(湿地狼人,一种极度危险的狗头怪物,常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湿地出没)。

传言说,维奥莱塔的魔杖非常喜欢黑魔法,严重到如吸血鬼渴望鲜血一样。然而,在1920年代战争时期,许多美国英雄巫师都只带着一根维奥莱塔的魔杖就上战场了。

据说,MACUSA首席瑟拉菲娜也有一根。

【32-月痴兽】

魔法部分类级别:2级

月痴兽是一种非常腼腆的动物,只在月圆的晚上才从洞穴里出来。

它的身体淡灰色,滑溜溜的,头顶上鼓着两只圆圆的眼睛。

月痴兽从洞穴里出来后,会在偏僻无人的地方,沐浴着月光,用两条后腿表演复杂的舞蹈。

人们认为,它的这些活动是交配前的序曲(而且会在麦地里留下复杂的几何图案,这让麻瓜们极为迷惑不解)。

月光下,月痴兽的舞姿非常迷人,看到它的人时常有所收获,因为如果在日出之前把它那银色的粪便收集起来,以后再撒到魔法药草圃和花坛上,植物就会长得飞快,而且长得极其茁壮。世界各地都可见到月痴兽。

《神奇动物》里,雅各布被一堆月痴兽包围着……月痴兽的脸圆圆的,就跟月亮一样。

【33-蒲绒绒】

魔法部分类级别:2级

蒲绒绒在世界各地都可以见到。它的身体像一个圆球,上面覆盖着奶黄色的软毛。蒲绒绒性格温顺,任你搂抱,或者扔来扔去,它都无动于衷。它照料起来很容易,满意的时候海会低低地哼上一段。它的身体中间时不时地会冒出一条十分细长的粉红色舌头,像蛇一样在房间里伸来吐去,寻找食物。

蒲绒绒是一种食腐动物,吃剩饭剩菜。蒲绒绒那温顺的脾性使得它们深受一代代巫师儿童的喜爱,现在它们仍然是巫师们大受欢迎的宠物。

当MACUSA询问纽特到来的目的时,纽特回答说是来寻找“蒲绒绒”这种神奇动物。

虽然在《神奇动物》里没有出现,但在HP6却出现过了。

【《混血王子》第6章 德拉科兜圈子

她指着一大堆深深浅浅的粉红色和紫色的绒毛小球,小球在一只笼子的底部滚来滚去,发出刺耳的尖叫。

“侏儒蒲,”乔治说,“微型蒲绒绒,我们没法让它们很快地繁殖。那么,迈克尔。科纳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把他甩了,他是个可耻的失败者。”金妮说着把一只手指伸进了笼子,看着那些侏儒蒲全都围拢过来,“它们好可爱啊!”

“是啊,确实怪招人喜爱的。”弗雷德勉强承认道,“可是你的男朋友换得有点儿太勤了吧?”】

《混血王子》里出现的蒲绒绒

【34-火灰蛇】

魔法部分类级别:3级

当一堆魔火(任何加入了魔法物质的火,如飞路粉等)不受遏制地燃烧太长的时间时,火灰蛇就会被创造出来。

它是一种眼中闪烁着红光的蛇,身体细瘦,灰白色,会从无人照管的火焰中钻出来,游到住宅的阴影中,找自己的栖身之所,而身后会留下一道灰迹。

火灰蛇的寿命只有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中,它找到一处黑暗、隐蔽的地方将卵产下,然后身体就会支离破碎,化作尘土。火灰蛇的卵红得耀眼,散发出炽热的光。

如果人们没能及时发现这些卵,并用适当的咒语将它们冻结起来,它们就会在几分钟的时间内点燃住宅。

无论哪个巫师,只要意识到有一条或几条火灰蛇散游在房子中,都必须即刻寻迹追踪,弄清楚蛇卵的位置。这些蛇卵一旦被冻结起来,便具有了极大的价值,可用来制造媚药,也用来治疗热病。

电影中,火灰蛇被当做与酒吧老板谈判的筹码,被纽特拿了出来。

【35-卓锅】

再说几句,纽特第一次跟酒吧老板谈判时,摸出了几枚银币。暂时不清楚是加隆、西可还是纳特。

不过在北美魔法世界,通用的货币是卓锅。

而卓锅管理者就如同字面的意思,意指财政部长。

1790年,财政部长 亚里斯多德・十二树的女儿,就是在【14-拉帕波特法律】中那个向麻瓜透露秘密的愚蠢女巫。

【34-乌克兰铁肚皮】

魔法部分类级别:5级

纽特和雅各布交谈时,雅各布问,所有人都打过仗,你没打过仗吗?

纽特回了一句,我和火龙打过,乌克兰铁肚皮。

乌克兰铁肚皮是世界上一种体型最大的火龙。

据了解,它的体重可达六吨。铁肚皮的身体滚圆,和毒牙龙或者长角龙相比,它飞行的速度较慢,可是它非常非常危险,从空中落地时,可以把住宅压成齑粉。

它的鳞片是闪亮的灰色,眼睛深红色,爪子特别长,而且特别狠毒。

虽然只有一句台词,但无疑是一个小小的彩蛋。

如果你还记得《死亡圣器:下》,哈利三人骑着火龙逃离古灵阁,那么就会知道,这条火龙是乌克兰铁肚皮。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看守古灵阁地下的“金库龙”是被替换过的(因为《魔法石》的713金库失窃事件,所以那头金库龙被认为看守不力,所以古灵阁去各国各地寻找可代替的“金库龙”)。

详细戳👉《哈利·波特》重温(21)古灵阁火龙与《预言家日报》

难不成古灵阁在寻找金库龙的时候,也询问过纽特的意见吗?

【35-隐形兽】

魔法部分类级别:4级

隐形兽在远东地区可以见到,只是十分难得,当它受到威胁时,能变得让人看不见,只有擅长捕捉它的巫师才能看见它。

隐形兽是种性情温和、喜好安静的食草动物,外表看上去有点像姿势优雅的猿人,一双大大的黑眼睛时常藏在头发里面。它的整个身体覆盖着丝绸一般银光闪闪的长长细毛。隐形兽毛皮的价值很高,因为它的毛发可以用来编织隐形衣。

在电影里出现的隐形兽真的十分乖巧,乖乖地被雅各布牵起了手。

《神奇动物》里为隐形兽添加了一个设定:预知近未来。

预知未来+隐身,几乎无敌的一个神奇动物,所以纽特说要用“出其不意的方式”去捕捉它们。

但我想,无论多么出其不意都会被隐形兽识破的吧。

【36-隐形衣】

其实隐形兽的毛皮可以用来做隐形衣的,但这种隐形衣会随着时间而慢慢消失功效。

而哈利的那件隐形衣则永远不会失去隐形的功效,毕竟是死圣之一。

【37-球遁鸟】

魔法部分类级别:2级

在纽特的箱子内部,有一种像小鸡一样的生物一闪而过,它们就是球遁鸟。

球遁鸟原产毛里求斯,是一种身体肥胖、全身绒毛、不会飞行的鸟。

它以逃避危险的不凡手段而著称——它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从另外一个地方冒出来(凤凰也有这样的本领)。

有趣的是,麻瓜们曾经完全清楚球遁鸟的存在,可他们给它取名叫“渡渡鸟”。

麻瓜们因为不了解球遁鸟有能够自由消失的本领,就认为他们已经把这种鸟猎尽灭绝。

这一点似乎已经提高了麻瓜们的意识,使他们意识到了不加节制的滥捕滥杀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动物所带来的危险。

【38-蜷翼魔】

魔法部分类级别:4级(?)

电影中原创的神奇动物,外形像只巨型彩色蝙蝠。

电影里纽特为我们展示了它的“用法”——把它甩出去就可以了。

蜷翼魔多次救了纽特的命,在与格林德沃在地下铁的一战中,蜷翼魔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不过据罗琳所称,蜷翼魔喜欢吃人的大脑,而它的毒液能够抹除掉人类的记忆……

纽特你不是说过“这些神奇动物是无害的”吗?

【39-记忆消除】

片中,纽特利用蜷翼魔的毒液+雷鸟将纽约市市民的记忆消除掉了……

雷鸟降雨,将遗忘毒液灌进雨水里,大部分麻瓜接触到这种遗忘雨水,都像中了遗忘咒一样。

不过在片尾,麻瓜雅各布又遇见了奎妮。

看来无论经过多少次,他都还是会喜欢她啊。

大卫·叶茨向我们透露,这个麻瓜还会在第二部出现。

【40-雷鸟】

魔法部分类级别:5级(?)

电影中创造的一种神奇动物,完全没有记载于HP系列任何一本的周边书,所以分类级别是我猜的。

雷鸟能改变气候,还能感知危险。据纽特所言,这种神奇动物极为凶悍。

纽特来美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放生雷鸟弗兰克。

雷鸟

(ps.雷鸟和凤凰有某种亲缘关系,所以外表有点像)

【41-课本批注】

2001年,罗琳曾经出过《神奇动物在哪里》这课本。你能通过这本书看见哈利他们对课本的批注!

戳右边看哈利对课本的涂鸦吧👉哈利对《神奇生物在哪里》的批注及涂鸦

【42-卢娜·洛夫古德】

虽然《神奇动物》没提到过这位拉文克劳,但我还是想说说她。

在罗琳之后的补完资料里,记述着这个女生之后的生活:

毕业后,卢娜成为了一个著名的自然学家,环游世界寻找神奇生物。

旅程中,她发现了很多从未被人发现的神奇生物并将它们分类。但她依旧没能发现弯角鼾兽,最后同意了前人认定其不存在的结论。

卢娜之后跟纽特·斯卡曼德的孙子——自然学家罗尔夫·斯卡曼德结婚。

之后,卢娜有一对双胞胎儿子,罗克·斯卡曼德和莱森德·斯卡曼德,他们有时会跟斯卡曼德来往,因为两个孩子实在太喜欢纽特爷爷说的那些神奇生物的故事了。

我想,卢娜跟纽特应该会相处得很好吧,因为他们都那么喜欢神奇动物。

【43-默默然的翻译】

默默然这个名字,相信不少哈迷都会吐槽这翻译……

但早在15年前,就已经翻译好了。

下图出自2001年出版的《神奇动物在哪里》。

【44-Seeker & Chaser】

纽特路遇第二塞勒姆组织时,玛丽·露问他「你是真相的寻找者(seeker)吗?」

纽特答「我是追寻者(chaser)」

一个多义梗,seeker在魁地奇中是找球手,chaser是追球手。

【45-保卫咒】

地下铁一战时,不少MACUSA在地面使用了些保卫咒语,随后这些咒语相互接触,形成一个巨大的罩子。

如果你还记得HP8电影的霍格沃兹之战时,相信你会感触良多:

所有的老师都用咒语保护着这间学校,那些咒语似乎能把天空点亮。

不过这些咒语貌似要经过一定的顺序念下来才能相互融合。

【46-美国魔法国会】

1892年“大脚怪之乱”后,MACUSA总部进行第5次迁移,从华盛顿转移到纽约,直到1920年代为止。

那十年间,都是由一名来自萨凡纳、天赋异禀的女巫——赛拉菲娜·皮盖瑞女士任职MACUSA首席。

片中MACUSA总部是真实存在的,美国魔法国会的所在地就是纽约市的伍尔沃斯大楼。

伍尔沃斯大楼

【47-忘忧水】

1920年代巫师界和麻鸡之间的不同点之一是,MACUSA允许女巫及巫师喝酒。

有许多人批评,此政策使得巫师和女巫在一群清醒的No-Maj中仿若鹤立鸡群般引人注目。

然而,在她难得轻松愉快的时刻,皮盖瑞首席表示在美国当巫师已经够辛苦了,她对总参谋长说“忘忧水”绝对不准被禁止。

【48-魔杖登记】

1920年代时,伊法魔尼魔法学校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蓬勃发展后,成为世界公认最大的魔法教育机构之一。

在他们推广共同教育的努力下,所有巫师都已对魔杖的操控相当熟悉。

19世纪末的立法规定:美国魔法界的所有成员都必须携带“魔杖许可证”,借此追踪所有魔法行动、并通过魔杖辨别肇事者。

所以在《神奇动物》电影里,你能看见他们对“魔杖登记”很执着。

在HP5的小说里,我们也能看到魔法部对前来拜访的人要求登记魔杖。

【49-纽特的结局】

在《神奇动物在哪里》这本书中,罗琳已为纽特写下了结局:

由于纽特·斯卡曼德对神奇动物的研究(即神奇动物学方面)的贡献,他在1979年被授予梅林爵士团二级魔法师的称号。

斯卡曼德先生现在已经退休,和他的妻子蒂娜以及他的三只宠物猫狸子:霍比、米丽和莫勒生活在英国多塞特郡。

【50-最后的最后】

继小说完结后的9年、电影完结后的5年,《神奇动物》继续扩张着魔法世界的版图。

电影开始时,相信熟悉的主题曲旋律让不少喜欢魔法世界的人热泪盈眶。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依旧等不来猫头鹰寄过来的通知书。

我们,就跟那个麻瓜雅各布一样,像做了大梦一场。

这是罗琳献给我们这群哈迷最好的礼物,或许它也有瑕疵,但我们都很受用。

看这部电影时,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死亡圣器》的卷首语——

让我把本书分为七份,
献给耐尔,杰西卡,戴维,肯奇,迪,安妮,
还有你,
如果你忠于哈利直到最后的最后。

下篇://www.douban.com/note/608626259/

更多的《哈利·波特》重温文://www.douban.com/doulist/45509169/

我的微博:@国王theKING


对于那些看到这里、还想着“抄袭/洗稿”的营销号们忠告一句:

我在这篇文里留下了3个错误,你们这些照抄的肯定不会知道。好声好气地向我拿授权我一般是同意的。

本文严禁无授权转载,违者将严厉问责!

 3 ) 难以自圆其说的普通冒险类型片

不知道主要是因为影片本身的关系还是因为影院随便挑的汽水很难喝,总之整个观影过程让我感到不太舒服。在期待成片的漫长过程中,心里一直有一些隐忧,担心影片被过多原系列的影子覆盖,除了情怀一无所有(the cursed child犯的毛病)。但是实际观感是,这个设定太陌生了,甚至流失了我原本热爱的元素,使观影过程变得乏味。

HP系列电影在十四年前的引进对当时优秀奇幻作品匮乏的国内市场无疑是极其新鲜且有趣的,当年被父母带去电影院看了第一部的我也是从那时起开始了对奇幻世界的热爱。HP尽管是个半架空奇幻,但是在其体系内的世界观和设定是完整的,除了主线剧情之外的细节,巫师与巫师之间的人际网络也令人着迷。

但是神奇动物则更像是一个披了魔幻皮的普通冒险类型片(从看到开场背景设定在美国开始我就不抱什么希望了),缺少构建完整的细节,对人物关系也只是浮于表面的轻描淡写,最后的大战仿佛和[环太平洋]这样硬科幻的类型没什么本质上的差别,魔法反倒成了可有可无的元素。大卫椰子自哈六七开始就饱受诟病的散漫拖沓的叙事功力在本片中也未见长进,主线不连贯,线索铺不开,故事讲不清。

唯一值得一提的可能是小雀斑的表演吧,他是挺适合饰演这样跟怯生生的小兽似的、见人容易害羞但是对于所研究的事物尤其热情的nerd形象。其他角色实在太乏善可陈了,女主是一个平庸的、除了所有冒险电影主角必备的勇敢元素外毫无亮点的角色,这也是影片另一个不足,缺乏能让观众投入感情的角色,容易和故事产生剥离感。

听说华纳签了新系列的五部曲,可能更多的情节会在后续展开,但我本人一直坚持在一部完整影片中无法自圆其说的故事不是好故事,即使是续集电影也应该有独立的情节,只留下细节线索未完待续,而非主线都弄不清就戛然而止。影片从硬件上(视效、音效、卡司等)可以值70分,但是从我个人情感上来说我宁愿给更低。说起技术现在hk院线里比利林恩的排片量几乎被挤得不见踪影了,真正的技术革新被靠老系列吸引观众进入影院的噱头所取代,我个人是很不满的。

 4 ) 无法和拒绝此系列的人类做朋友

向来遵守的原则是爱看什么样的书喜欢哪种类型的电影都是个人的口味和习惯,特别讨厌哪种人生必看的XX本书或者你不得不看的XX部电影的文章,五谷杂粮养百种人,哪有什么必须不必须的。

但是我这个原则中,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哈利波特系列,我几乎是一个无法忍受没有阅读过哈利波特原著的人,我不是说会对这样的人抱有什么偏见,我只是无法理解,还有什么能比阅读哈利波特更让人愉快的事吗?为什么会有人拒绝这样的快乐呢?

说来奇怪,我既不是疯狂的书迷也不是电影的死忠,我为这个系列唯一做过的事情就是把小说翻来覆去的读了个十来遍而已,影响我的人生谈不上改变我的价值观更是没有,想来的原因,那也只能是这个系列的书,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的无数个黑夜为我带来了欢乐和愉悦,仿佛是下雨天里温暖书房中的那束鹅黄色的灯光和全身可以陷入的布沙发,是阅读能够带给我的至高享受。

由于我对这个系列抱有的执念,于是你们应该也能理解对U神奇动物在哪里 的期待,同名的小说是我喜欢的类型,作为一个月亮处女座,就是对这种归纳性强的作品完全没有抵抗力,反倒是电影在今天去看之前我没有做过多的了解,就等着让它惊艳我

而且确实也做到了。

动物们都很美,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一个(大多数)动物的爱好者,小雀斑演的男主打开他的旅行箱之后我就已经决定要给这片五星了,尤其是嗅嗅和护树罗锅的表现,本来哈利波特里挺讨厌的两样东西居然在这片里大放异彩,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满的话,那就是应该占用的时间更长拍摄的物种更多一点,剧情什么的可以不要,不如就干脆来个哈利波特之动物世界的纪录片最好了。(不

我猜是为了改变你们对赫奇帕奇的偏见,所以这片的男主特意被设定为出身于獾院,而男主的性格和从事的职业确实也很有赫奇帕奇的风格。个人觉得女主不是很出彩,倒是女二比较有意思。男二和Ezra不管是角色还是演员都表现得非常好,Ezra的角色真是太适合他了,尤其是那个发型简直是为这个角色而生的(。而且我看的时候就开了脑洞,心想他这个角色的技能是不是在为演闪闪做准备啊?另外除了神奇动物之外,其实我觉得本片的最大惊喜正是来自于某个角色,虽然联系最近的新闻也是情理之中,但是影片中看到还是惊呼了一声我擦。

特效其实不是特别的精彩,甚至说还有点生硬,还有我看别人评论的说大卫耶次故事处理拖沓剪辑不连贯的毛病一如既往,这一点我也是同意的,因为从剧情上来说是有一点散,我看完一查这部电影居然有130分钟,可见他在这部片子里塞了多少内容,当然也为下面两部做了很多铺垫,留下的尾巴实在是太多了,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的话,虽然有以上提到的毛病,看来我还是看得挺投入的,不然我也不会惊讶有那么长时间。

至于你问我推荐不推荐去看?前面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啊,我无法理解拒绝哈利波特系列的人。[微笑][微笑][微笑]你们看着办吧。

 5 ) 从《神奇动物在哪里》看美国历史:麻瓜的“黄金二十年代”

除了魔法生物、小雀斑、好音乐,还有格林德沃与邓布利多的风流情史(眨眼),《神奇动物在哪里》最吸引我的地方恐怕就是电影所展现的二十年代纽约市了。

上世纪二十年代在美国有许多美妙的名字。有人叫它Jazz Age(爵士时代),Golden Age(黄金时代),有人叫它The Roaring Twenties(咆哮的二十年代)。一战过后的美国通过向欧洲国家回收借款狠狠地赚了一笔,人民纷纷开始向国家贷款创业。正如电影中的Jacob Kowalski试图从银行贷款开糕点店。

正如反巫师领袖Mary Lou Barebone在影片开始的演讲中提到的那样,二十年代见证了无数的科技进步:汽车,洗衣机,榨汁机之类的发明琳琅满目。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汽车在街上穿行。

文学文化也不断向前推进着:以海明威、菲兹杰拉德等著名美国小说家为代表的“失落的一代”在欧洲发表着杰作,而以T.S.艾略特为首的现代主义诗人也用自己的文字重新定义着诗歌。

Ernest Hemingway with F. Scott

James Joyce(左二)与Ezra Pound(左三)

随着文化的进步,美国女性也开始追求解放:许多女性成为了"flappers"。她们剪短发,穿亮闪闪的短裙子,抽细长的女士烟,在派对上听着爵士乐跳舞。

1922年的老照片,来自Flapper杂志

典型flapper打扮

菲兹杰拉德也将自己的一本短篇故事集命名为Flappers and Philosophers。初版书的封面上,一个年轻女孩正在剪短头发。

电影里,Tina和Queenie这对姐妹(以及多数女性角色)都是短发。

当她们去酒吧找Gnarlack时,则换上了典型的flapper服装。

地下酒馆这段剧情则关联着美国1920至1933年实施的禁酒令(Prohibition):酒精饮料的生产、进口与运输都是违法的。这项禁令导致了无数地下酒馆(speakeasies)的诞生,包括片中的The Blind Pig,这个巫师地下酒馆。

酒馆中的Half-goblin (?) 歌女演唱着与酒馆同名的爵士歌曲"The Blind Pig"——正如文章开始提到,二十年代也被称作爵士年代。在这里可以看到Pottermore上有关这首歌的背景。

Gnarlack这个妖精黑帮成员也与当时的美国历史吻合:二十年代的纽约黑手党猖獗,其中不少都有参与违法兜售酒精的工作。

再来看看美国魔法议会召开的这个国际会议。是不是让你想起了联合国?

事实上,联合国(United Nations)在二战后的1945年才正式成立。在1920年,它有过一个名为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的前身:然而由于缺乏物资与决裁能力,国联最终在三十年代中期走向了终结。

国联曾经的盛况

在有了相关的历史知识以后,我们就像打开了上帝视角一样。我们看到Jacob在影片结尾依靠贷款开了自己的糕点店,实现了梦想,而且生意兴隆。然而二十年代的过量生产、过度贷款等原因在1929年导致了华尔街崩盘(The Wall Street Crash):股市暴跌。无数人一夜之间一贫如洗。许多破产的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黑色星期二前一天的报纸头条:股市崩盘导致数十亿的损失

当然,Jacob是一个乐观善良的人。或许他和Queenie会跟着Newt与Tina一起去英国定居,或许他会在美国重新开始。但是不用担心:1933年罗斯福总统上任后,他的新政(New Deal)很快就会重振美国经济与民心,到时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Shameless self promotion--- //www.douban.com/note/593936436/ 另外可以在这里看我关于伦敦哈利波特片场"The Making of Harry Potter"的游记<3

 6 ) 剧本里几个重要的细节

买剧本来读的原因是因为我一刷后的确很喜欢电影,二是里面有些东西我也没看明白,比如最后地铁里Newt看见的那一缕灰烬,德普的格林德沃最后对Newt那含糊不清地一句到底是个啥意思,再加上这电影里的确有地方触动了我(Newt箱子里那整场戏),就立马掏钱买了剧本。

1.
首先说下剧本整体,和电影98%都是一样的,剧本对细节处理较电影要清楚很多,所以读了剧本能更好地理解第一部的故事。

电影里叙事重点明显放在Newt和他的神奇小伙伴们身上,也是剧情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但剧本里Newt和Credence两条线无论是占比还是对剧情的推动都同等重要,而第三条格林德沃的线埋在Credence故事线中,不算突出。

罗琳在片子上映前采访说过,神奇动物真正要表达的故事不是看上去最显而易见的那一个,那么到底故事主体是Credence (Obscurus)这种被压迫的边缘人身上(两个世界的矛盾),还是活在报纸头条和别人的故事里、老想搞个大阴谋的格林德沃身上?目前来看,如果罗琳讲的第五部会由格邓大战为结束, Heyman说接下来主角重心会有转变,下部地点定在巴黎和英国的话,那接下来重心必然是格林德沃,还有魔法社会与麻瓜社会的矛盾上。

不过讲真,不管是格林德沃的理想,对Statue of Secrecy的诘问,还是Credence所揭露的社会边缘人的问题都是很有潜力的题材,虽然这两条线加起来在这一部里也可能只有Newt线的一半,且冲突与发展都被压缩在影片最后不到30%里,希望接下来四部罗琳能把握住好好发展,不然实在浪费。

叙事不平衡是这次剧本包括电影最大的问题。其实Newt线和其余两条基调完全不一样,Newt线其实是稍低龄向,另两条服务现已成年的观众们。三条线感觉罗琳和耶茨都想讲,但不管是电影的叙事和镜头语言,还是剧本本身都没平衡好这两条主线及一条暗线(格林德沃)。所以才会出现电影某些情节衔接突然,轻松的特效场景比真正剧情发展多很多,以及节奏失衡的问题。

当然也不是说那些轻松的特效场景不好,毕竟主标题就是神奇动物在哪里,当Jacob走进箱子,主题曲响起时,当Newt摸着Thunderbird说这才是我来美国真正目的时,多少影院的观众在座位上激动得热泪盈眶。

2.

剧本有几个核心细节非常清楚:
1) Graves/Grindelwald对Credence的确是性骚扰。

即使对方生理上成年,但剧本每次代指Credence基本用的都是child/boy之类的词。电影里稍微subtle一点(感谢演员),但剧本非常explicit. Graves又是色诱又是控制性的肢体接触,还老故意摸那孩子的脸、手心、脖子之类的敏感地方。Credence则是一边害怕这种触摸(再一次构成了性骚扰),又渴望这种带着爱意的触碰。

太可怕了。不知道罗琳在想什么,这个已经不是灰色地带了。老格这次是没法reason的。

随便摘两段他们互动的动作描写,都在电影里出现过,注意看用词:

"A pause. Graves rests a hand on Credence's arm. The human contact seems to both startle and captivate Credence."
"Graves gently, almost seductively, moves his thumb across the cuts, healing them instantly."
"Graves moves close, placing the chain around Credence's neck as he whispers....Graves places his hands on either side of Credence's neck, drawing him in, his speech quiet, intimate."
"Graves moves even closer to Credence, his face inches from the boy's neck -- the effect is both alluring and threatening -- as he whispers."
还有一些其他差不多的就不放进来,用词不难我也不翻译了,大家看看就可以报警了。

【当然别误会,我不是指格林德沃是恋童癖,或是变态之类的人,他也并不是为了摸一把可爱的男孩子而用了这种手段。个人认为他通过观察出Credence的情感缺口而决定用这种亲密的方式去控制对方,目的在于控制和为我所用,他对Credence本人没有情感,只是欣赏他内部的obscurus.

但问题是,他做出的行为的确构成了骚扰。Credence是个从小被虐到到大,心理不稳定的人,严格意义上甚至不能算是成年人,他想要这个吗?并不,无论是电影里Credence所表现出消极的接受,还是剧本里单纯对抚慰的渴望,都不是Graves/Grindwald给他的东西。

至于为什么单独指出来这点,是因为看到中英文社交网络舆论很不同,一刷后当我美国朋友说她在看到小巷那里不舒服时,我还以为是文化差异,直到读到剧本才知道有多explicit.

再次感谢囧林对Graves的演绎。】


2) 关于格林德沃。
第一个就是他想搞的大阴谋。

片子一开头的报纸都是1926年他在欧洲进行的一系列袭击,标题诸如:“谁(他妈)是格林德沃?”“格林德沃在哪?““霍格沃茨增强保安措施”等等,以及后面Tina带Newt去的小酒吧的墙上也有一条对格林德沃的悬赏,原因是他在欧洲杀了很多麻瓜。

再由之后Graves审Newt,借着Newt的口说出他这两年的计划就是大规模屠杀普通人类,暴露魔法社会,从而引发两个世界的战争。那么格林德沃对Obscurus的追踪应该也是想利用它们的力量,这解释了为什么他来到纽约。包括影片开头出现在欧洲的格林德沃,和那道与最后面Credence从内爆发出一模一样的能量来看,他应该找了Obscurus一段时间了。

不知道这个和Ariana Dumbledore包括校长本人有多少关系。我的猜想是Ariana也是obscurus,毕竟在审问时,Newt在Graves问“Now, what makes Albus Dumbledore so fond of you?”他的回答是:“I really couldn't say.”那很有可能就跟邓布利多妹妹有关。而且后面Newt对Tina解释也是他想好好研究Obscurus,怎样拯救宿主。Newt有可能因这点和校长有关系。

格林德沃找寻Obscurus的动机目前也不清楚,要运用Obscurus的力量吗,是哪方面的力量?还是说和Ariana有点关系。不过如果是要寻求力量的话,格林德沃此时应该还没得到长老魔杖。

第二个关于格林德沃很明显的就是他二元化的情感。一方面是对身边人的冷漠,审完Newt就要他和Tina死,哪怕对方是邓布利多的学生;还有对Credence失去耐心后,在对方说出"please help me"时突然狠打了他一巴掌,发现Modesty不是自己要找的Obscurus时,“Modesty is nothing to him now.”

与此对比的是他对信仰和力量的狂热与迷恋。每次Credence变成obscurus都痛苦无比,身边连带伤害无数,死的死伤的伤,而格林德沃就忽然兴奋愉悦,欢喜跳跃。甚至出现了后面在地铁站里被Obscurus形态的Credence按在地上打的时候,还要迷汉般地跪下:
"Graves is mesmerized -- he falls to his knees beneath the vast black mass -- pleading in wonder."

同样,地铁站里他把Newt打趴,对方都毫无还手之力了他还停不下来,就是想折磨Newt:"Graves continues to whip Newt, a manic, crazed look in hiseyes."
真是毫无必要的突然虐待倾向(毕竟Credence才是他的目标,而不是Newt)。
也就是这时被Newt护在身后的Credence因为感到了别人因他而遭受痛苦,才承受不了再一次变成了obscurus.

第三个是格林德沃某些行事风格(和槽点)。
审Newt时,Graves召出那只小的obscurus, Newt立马回头安抚Tina说离了宿主obscurus就无害,结果紧接着Graves来了句:“So it's useless without the host?”一句没忍住就把自己给招了,更令人费解的是他立马发现自己说漏嘴后,竟然赶快转移话题,一口大黑锅甩向Newt和Tina急着让他们狗带。再后来Newt和Tina越狱之后的一幕就是Graves赶着出门,剧本里的描述是“For the first time, a look of panic on his face.”

最后obscurus被打跑后,格林德沃本来要走,结果突然就决定回头去单挑一大票傲罗和美国魔法部总统,剧本里给的是:“Graves thinks for a moment -- a sneer of derision and irritation crossing his face. He turns, confidently strike back along the platform.”

等等,他思考了几秒,被激怒又露出一丝嘲笑,接着转身就要弄死在场所有人?这里格林德沃的动机是什么,气炸要发泄,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干翻全场后潇洒离开?如果他有什么计划要故意留下来的话,那为什么这里被抓后就立马越狱了??

【补充下有评论说,这里他是对魔法社会因为保护麻瓜而杀掉Credence愤怒,觉得那群人无可救药,自己也没必要再忍就干脆清场走人。】

包括之后德普版的肥格,经过Newt时来了句莫名其妙的:“Will we die, just a little?”我真是想不明白他要表达什么,还装逼失败让Newt一脸懵逼(bemused)。这句话除了让德普的肥格装个x,引出下几部看上去很厉害的主线(死亡圣器)以外,完全搞不懂放在这里的意义在哪。

这部里(而不是HP书里)格林德沃有非常出彩的地方,但他也说漏嘴,甩锅,毫无必要地虐待他人,性骚扰小朋友,最后强装酷炫地被抓进局子,还偶尔会panic一下。
这样的格林德沃,I expect more of you.

当然我还要吐槽一下,剧本里写格林德沃是金发蓝眼:
"Graves transforms. He is no longer dark, but blond and blue-eyed."
所以最后那个美瞳是怎么回事(。

3) Credence

剧本很明确地指出Credence变成obscurus在地面上到处窜的时候一直被傲罗攻击,后面所有傲罗一起打他的时候,那股从他内部爆发出的蓝色光芒是obscurus力量的一部分,接下来突然消失是因为他跑了,所以Credence没有便当,包括最后Newt盯着一缕飘向天空的黑雾也是obscurus的一部分,想回到Credence身体里去:

“Newt sees a tendril of black matter, a small part of the Obscurus, floating down through the roof. Unnoticed by anyone else, it eventually floats up and away, trying to reconnect with its host.”

那么问题来了:Credence到底有多强,全美最顶尖的傲罗一起打他都打不死。第二就是他跑后有谁跑去找他了?(估计是Newt,制作人之一Heyman在推上证实Credence存活,还登上了和Newt同一艘船回英国)。当然接下来他会在欧洲战争里起什么作用,作用有多大就是下几部电影的事了。

另外Credence的意识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他在Obscurus形态时应该只维持自己的基本意识,所以会去攻击那些之前伤害了他的人,但同时他又会在变形前后感到害怕和痛苦,应该是知道自己在obscurus形态杀了哪些人,所以会蹲下来保护自己,努力不变形不去伤害别人。之前Tina救了他后应该也obliviate了他,但后面地铁站里他明显认识Tina,不知道是咒语免疫还是并没有被obliviate,或是一种心底本能般的亲近感。

4) Tina丢掉傲罗身份是因为她救了Credence,这点在电影里原因不太连贯表现不算清楚。剧本倒是很明显地写了Tina一直调查the Second Salem,看不过去Mary Lou老打Credence才出手救了他,还在一大群麻瓜聚会的时候找上Mary Lou施了咒,结果要oblivate很多人,就丢掉饭碗。

但即使她不再是傲罗也坚持一个人调查the Second Salemers,注意Credence,如果不是这种正义感和坚持,甚至都不会有片子开头三位主角的相遇,也不会有后面她使Credence冷静了几秒。电影没有怎么表现这点也略显遗憾。

(可惜这部里真正关心Credence的人并不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反而是跟他最亲近的人一直虐待操控他。)

其实剧本里很强调Tina的一个特质,就是同情心和保护欲。她非常同情那些弱小的人,不管是一个麻瓜,一个从小就被虐待到大的怪胎,还是她刚进入Newt箱子里看到的那些神奇生物们。
这也是为什么Newt非常喜欢她的一个原因,Newt看待一个人基本取决于对方如何对待他的小伙伴们。

5) 还有一些其他细节:

对Percival Graves/ Gellert Grindelwald的描写:
"Smart clothing, very handsome, early middle-aged, his demeanor differs from those around him. He is watchful, tightly coiled, an air of intense confidence."
"Graves holds a finger to his lips, signaling for Tina to be silent. The gesture is patronizing, but authoritative."
大帅比,很强,是个控制狂,非常专注,又有点自恋的样子。

Leta Lestrange:
是的就是那位Bellatrix Lestrange的Lestrange(。
Queenie有句:"She was a taker. You need a giver."应该是特指两人关系?这里用的是过去式。
最后Tina送别Newt时问到Leta, Newt用了现在时:"I don't really know what Leta likes these days because people change."
所以到底是死是活,现在是什么状态(。

天台上Jacob拉住Queenie,Queenie回头读了他的心,看到的是Jacob在一战时的经历,为什么不想让Queenie去,战争的回忆和对Queenie的关心打动了她。

————————————————————

目前能整理出剧本重点就是这些,如果我正确地理解了Heyman的话,而下一部的确会聚焦巴黎伦敦的话,那么接下来几部重点应该就是格林德沃和战争。

希望罗婶到了下一部能稍微改善一下剧本的多线叙事能力,用故事和复杂的人物来打动观众;真诚希望接下来造型师能善待德普,也祈祷后续邓布利多的选角、造型和人物塑造,包括格邓两人都不会令人失望。

 7 ) 可惜,《神奇动物在哪里》并没有媒体追捧的那般好看

超长文预警,多图杀流量,全程剧透。 -----11.29更新分割线----- 11月21日3D IMAX二刷完毕。可能是因为不再怀有那么高的期待,可能是因为特效真的很赞,可能是摘掉了原著粉本能的批判心态,仅仅是纯粹地去欣赏故事里的奇幻旅程。看完之后倒觉得,似乎还不错。 到今天(洛杉矶时间11月27日)为止,《神奇动物在哪里》的评分情况是这样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我多么的懒,4天前截了图现在才写完) IMDB,7.9分。

烂番茄,77%新鲜度。

Metacritic,66分。

豆瓣,8.2分。

可能这样单说不太有感觉,于是我挑了同样是大卫·耶茨执导的,哈利·波特系列里豆瓣评分最低的一部《混血王子》来做个对比。 IMDB,7.5分。

烂番茄,84%新鲜度。

Metacritic,78分。

豆瓣,7.3分。

要知道,上周北美刚刚上映的时候,100%的新鲜度可是保持了近两天之久,各大媒体疯了一般地一边倒好评。然而一周过后,一切似乎都开始归于平静。 毫无疑问,哈利·波特已经成为了一代人的G点。不论任何时候,任何作品(包括槽点装满一整个集装箱的《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只要与它相关,都会牵起一阵滔天巨浪。在为期一周左右的媒体与粉丝集体狂欢之后,我们便回到彼此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里去。然而,这就是它存在的意义——让我们能再一次回到魔法世界,回到某个窝在杯子里偷偷拿着手电看书的夜晚。在这一点上,《神奇动物在哪里》做到了。虽然电影不是满分,但足以让粉丝们大呼过瘾。 说实话,时到今日,能从电影里分析出的干货应该已经被从头到尾写了个遍了。然而,写这篇东西并不为别的,就是给自己一个交待。 首先,该吐的槽还是要吐的。 1、主角人物刻画的略显单薄 相信这个问题是很多人的第一感受。特别是在两位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性格鲜明的配角衬托之下,两位主角显得实在有些不够讨人喜欢。尽管小雀斑把一个内向羞涩的小Nerdy刻画地淋漓尽致,但缺乏亮点,单凭一张脸实在很难让观众喜欢上这个角色。

而一路咋咋呼呼的蒂娜,除了偶尔能卖萌,对剧情也是没有任何推进也没有任何作用。我有位朋友是这样评价的,“哈利·波特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人们喜欢那些角色。如果没有了讨人喜欢的主角,这电影就跟其他奇幻冒险电影没什么区别了。” 在感情线上,相比于科瓦尔斯基(Kowalski)和奎妮(Quennie)的一见钟情互动有爱,纽特(Newt)对蒂娜(Tina)的感情简直就像是喝了“迷情剂”一样。实在是不知道纽特是怎么对这位一心想把他交送魔法国会、最后大战一点忙没帮上的蒂娜动心的。

当然最后这一幕还是很甜的
这一对儿应该是迄今为止哈利·波特系列里的最萌CP了~

至于其他角色,魔法国会的主席皮克丽(Picquery),在Pottermore上的人设是以为极为罕见的天才女巫,然而在电影里全程智商掉线,除了会说“巫师社会要被暴露了好严重怎么办!”之外,没有任何作为。当然了,这也可以强行解释为被格林德沃施了法。不知道后作会不会黑化。 还有,对于蒂娜和克里登斯(Credence)之间的情感,电影也交待的模糊不清。为什么蒂娜从一开始就要保护克里登斯?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情感连结让克里登斯在默默然(Obscurial)的状态下也能听得进蒂娜的话?尽管这个问题与主线剧情看起来关联不大,但也着实让电影的人物刻画和人物关系上减分不少。 2、最后大决战有点随意扯淡 在这里不得不先说一声,格雷夫斯(Graves)和克里登斯两位先生,您二位带节奏辛苦了!从挑事儿到决斗到被打败,所有任务一肩扛啊!然而就在两位反派如此辛苦地带节奏的情况下,最后的纽约地铁决战还是有种“我呼神护卫都念出来了你就给我看这个”的感觉。

先不说默默然这种在本片前半部分渲染得那么可怕的一种“魔法生物”在最后几秒被几个傲罗biubiubiu就干掉了,麻烦把决战的动作设计好看一点啊先。

格雷夫回魔杖的姿势跟挥小皮鞭似的也就罢了(分分钟可以配上“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真得意”的BGM),傲罗们拿着魔杖就跟拿着棍儿似的也太敷衍了吧!对比一下《凤凰社》最后那场在魔法部决战的动作戏,这纽约地铁里的决战简直就是渣渣。

3、技术失误不能原谅 我看出来的反正有两处。一处是动作剪辑不连贯。这个场景发生在蒂娜找到了纽特的箱子,带着箱子(和箱子里的纽特和科瓦尔斯基)到了魔法国会。 前一个镜头蒂娜还蹲在箱子面前,后一个镜头蒂娜竟然就一个幻影移形到了箱子后面,还要再向前走一小步去敲箱子,纽特才出来。 (这里一刷的时候就看着觉得不对,二刷的时候专门看了一眼,动作剪辑的确是不连贯。) 另一处是失焦。科瓦尔斯基和纽特准备去中央公园找那只瘤头犀牛的时候,他们从街角走向镜头前的时候,完全处于失焦的状态,我一度认为是3D效果的错觉,直到二刷之后跟小伙伴们确认了之后才发现,我...不是一个人! 作为一个处女座哈迷,看到这样的失误...反正...我...表示很想对导演使用阿瓦达索命。 4、而且还有翻译问题

这个是朋友圈里的小伙伴发现的。截图如下。

就字幕什么的...麻烦同行们走心一点啊。 关于这个翻译问题,主要在于奎妮说的这句话there's only one like(s) you究竟有没有-s。如果做介词表“像”意,也应该没有-s,如果做“喜欢”意,应该有-s。由于时间久远略微有点记不清,此处存疑。但个人倾向是“像”,承接前文的台词。

5、德普的格林德沃也太...不好看了! 这个问题太严重了以至于要单独拿出来说!格林德沃在原著里是一位金发、英俊、苍白的巫师(不然邓布利多也不会看上啊),是那种一拉出来迷妹能塞满一整个霍格沃茨特快的那种...同样是大卫·耶茨执导,在《死亡圣器》里格林德沃长这样。

这个真的非常符合原著描述

然鹅,在本片里,德普饰演的格林德沃是这样。

完全胖成了一个球啊!而且那一脸比墙皮还厚的白粉是怎么回事!要苍白也不是这么个苍白法儿吧! 而且,这个扮相也比格林德沃应有的年龄老了不少。据哈利波特维基介绍,格林德沃出生于1883年,按照本片的年代设定1926年,格林德沃现在是43岁,理论上正当大叔颜值巅峰。就德普这扮相,起码60岁往上吧。这要是到了1945年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决战那会儿,造型得老成什么样儿啊。心塞塞。 -----吐槽结束之后开始挽尊的分割线----- 总体来说,虽然整体故事精彩程度一般,制作上也有些瑕疵,但《神奇动物在哪里》整体依然还是一部水准之上的作品。 对于老粉儿们来说,本片剧情里倒是暗含了很多惊喜,致敬梗很多:嗅嗅和护树罗锅本身就是原作中出现过的魔法生物,“统统石化”、“阿拉霍洞开”,死刑室里的“邪恶版冥想盆”,甚至于最后纽约地铁大战时魔法国会傲罗们拉起的魔法防护罩,都是粉丝们在观影过程中的嗨点。 【优点】 1、配乐的好听程度仅次于《魔法石》 二刷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朋友圈分享了一下电影配乐。实在是....太!赞!了! 不得不说,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为哈利·波特所配的主题曲“海德薇主题曲”(Hedwig’s Theme)堪称影史经典,基本属于前两个音出来粉丝就会高潮的那种。作为前三部电影的配乐作者,约翰·威廉姆斯为整个系列奠定了配乐的基础。然而这个优秀的传统并没有很好的延续,从《火焰杯》开始,电影配乐就显得乏善可陈,更不用提大卫·耶茨饱受诟病的《凤凰社》和《混血王子》了。 不过,这回的配乐是绝对的加分项。毕竟作者詹姆斯·牛顿·霍华德(James Newton Howard),8次奥斯卡最佳配乐提名不是虚名。包括他和汉斯·季默在《蝙蝠侠:黑暗骑士》里的合作,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作为传统的学院派作曲家,毕业于USC音乐学院的詹姆斯·霍华德很好地继承了约翰·威廉姆斯的风格(小骄傲一下是校友呢~),从诙谐(科洛瓦斯基的个人BMG)到宏大(片尾曲)再到温柔(最后地铁站告别场景),每一个章节都可谓十分细腻,对情绪的掌握丝丝入扣。 

詹姆斯·牛顿·霍华德(James Newton Howard

另外个人强烈推荐小雀斑在中央公园发情(额不对是毒角犀发情)的那段BGM(The Erumpent),略带华尔兹曲风,但鼓点和节奏又有点异域风情,配上小雀斑夸张的肢体语言,简直是本片最爱的一个桥段。

2、近年来最赞的3D大片之一 因为一刷的时候看得是2D,二刷才看的3D,有了对比才知道本片的3D效果是多么的良心。一个细节就是,在一些追逐戏里,利用了被摄物体和黑边(画框)的关系增加视觉立体效果,原理如下。

其实就是出画,让近景的物体看起来跟远景之间更有层次。虽然是简单的手法,但是比那些只有字幕有3D效果的大片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3、为后作买下了非常多的伏笔 这部分是这几天来大家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介绍这些伏笔和菜单的文章也是层出不穷,基本上能扒的不能扒的全写出来了。总结一下基本上就是以下几点: ①五部曲结局指向闻名世界的1945年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的决斗。尽管目前还没有官方认证,但是所有的信息都指向这这一结局。从时间上来看,本片设置在1926年,而在1927年的时候,格林德沃势力崛起横扫欧洲,以死亡圣器作为个人标志。在本片中,死圣的标志也作为关键道具出现,更不用提德普的出场了。

②娜塔·莱斯特兰奇(Leta Lestrange)是谁。在纽特的皮箱里,奎妮看到了一张女巫师的照片,并就此跟纽特进行了一番对话,对话围绕的主角就是这位莱斯特兰奇姑娘。其实,这个姓氏我们都不陌生,是贝拉克特利斯的夫姓。而莱斯特兰奇家族是一个古老的纯血巫师家族,跟黑魔法势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也可以推断,照片里的姑娘和纽特从亲密到疏远,之间与黑魔法势力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与纽特被霍格沃茨开除、邓布利多力保他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后作里,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线索。

③阿里安娜之死究竟是怎么回事。本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入了默然兽(Obscurial)这个新概念。默然兽的形成是小巫师压抑自身的魔法力量分裂而成,状态极不稳定,有巨大的破坏力——这些特征与哈利·波特系列里描述的阿里安娜·邓布利多几乎一模一样。因此也不难判断,阿里安娜应该就是一个Obscurial。而阿里安娜之死又是邓布利多跟格林德沃决裂的标志性事件,所以在后作之中,对此应该也会有所交待。 ④麻鸡和麻瓜将在第一次巫师战争里扮演什么角色。罗琳不止一次的说过,魔法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联比我们想像的多,比如参与人类战事。在本片中有一处细节,当纽特出现在魔法国会的时候,有这么一段对话:“斯卡曼德?是那个战争英雄斯卡曼德吗?”“不,这是他的弟弟。”加上1926年是一战结束后不久,这里的战争英雄很有可能指纽特的哥哥参与了一战。 并且,1939年人类世界爆发二战,1945年邓布利多击败格林德沃,1945年二战结束,罗琳也曾表示,这个时间上的巧合并非偶然。加上本片引入科洛瓦斯基这位犹太麻鸡(雅各布·科洛瓦斯基Jacob Kowalski是典型的犹太人名字和姓氏)为主角,蒂娜和奎妮两姐妹的姓氏戈德斯坦因(Goldstein)也是犹太姓氏,联系二战背景,我们有理由推断人类将在该系列电影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关于这一点,影片里还有一处不知道算不算伏笔的地方:蜷翼兽的汁液夹在一场大雨中洗去了纽约人对于这次大战的痛苦回忆,然而,当奎妮出现在科洛瓦斯基的面包店里是,科洛瓦斯基露出了一种似曾相识的表情。此处情节也似乎在暗示,人类对于巫师的记忆并没有被完全消除。 ⑤神奇动物们将在后作扮演什么角色。与哈利·波特系列一样,《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也将采用“Fantastic Beasts and XXXX”作为电影名字(中文名可能就要改成《神奇动物与XXXX》?但是这样就跟本片不一致了...好奇电影译名)。尽管后作极有可能以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的决战为主,但既然把神奇生物放在了电影名字里,那么这些花费浓墨重彩描绘的魔法生物一定是在这场世纪决斗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的。而这,再一次暗含了纽特与邓布利多之间亲密关系的可能性。 ⑥五部曲结束后,如果再有后续作品,应该说什么故事。要知道,哈利·波特可是华纳手上最火爆的IP了。在DC电影宇宙几度试图冲击漫威失败之后,可以说,华纳基本上就指着哈利·波特这个大IP来做摇钱树了。如果《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成功,那么华纳肯定不会放过继续靠它挣钱的机会。再加之时间线上有文章可做:汤姆·里德尔(伏地魔)于1926年出生,1945年申请回到霍格沃茨任教失败后,开始投身黑魔法。因此,第一次巫师战争很有可能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至于哈利·波特系列本身能否做到像星战、指环王系列那样经久不衰,就看这五部电影下来能够培养出多少新粉丝群了。就我个人而言,《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已经显示出了一丝不好的迹象,鉴于《神奇动物在哪里》目前口碑尚佳,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就全看接下来的四部电影了。 【一点题外话】 可以说,哈利·波特几乎占据了我全部的童年时光。《神奇动物在哪里》上映之后,至今我一篇影评都没看过,就是迫切地想自己钻进电影里,去寻找蛛丝马迹的线索,享受推理的过程,虽然有点作,但的确任何外力都有可能破坏这种体验。包括在二刷结束之后,到处找人聊电影,也是同样的原因。 巧的是,我有位说相声的学弟(对的就是孔老师)做了一个电台节目叫做《什么电台》(在喜马拉雅上搜“砸挂斋主人”就行)请我和另一位资深哈迷西多老师去聊这个电影(其实是我臭不要脸非要上节目),毕竟,录电台节目这件事简直是同事满足了我话唠和聊电影的双重欲望! 节目整整录了两个半小时,结束时依然意犹未尽。走的时候我跟孔老师说,“跟大家说再见的那一刻,心里突然一下子变得空落落的,就好像马上就要离开魔法世界一样,虽然我们从未真正进入过这个世界。” 电台里说的和文章里写的差不多,如果有兴趣话,欢迎去听听呀。

就这样~感谢看到这里的人们。 主要参考资料:Pottermore.com、哈利波特维基(harrypotter.wikia) ----11.20更新分割线---- 11.18坐标洛杉矶,在环球影城的AMC电影院IMAX 2D一刷(竟然没有IMAX 3D环球也太不像话了)。第一感受如题,但对于新剧情的伏笔非常多信息量很大。决定11.21晚上再去刷一次IMAX 3D,到时候再来详细说感受。 今天先把之前写的人物介绍放上来。 好嘛我知道很多人都看了也写过,我这不是写了也不能白写就丢上来咯。 以下是正文,无剧透,可放心阅读。男女皆宜,童叟无欺。 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中,巫师世界的版图正式扩展到了北美。因此,这也成为了“哈利·波特”系列里第一部没有小说基础的影视作品,就连英文版剧本也要等明年3月才会正式发售。罗琳阿姨说,“这既不是前传也不是后续,而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然而,尽管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粉丝电影”,但它的野心可不小——不论是计划拍成五部曲的系列电影,罗琳阿姨亲自写剧本,大卫·耶茨(David Yates)继续执导,还是奥斯卡影帝小雀斑埃迪·雷德梅尼(Eddie Redmayne)的加入,处处都彰显着罗琳阿姨和华纳兄弟要手拉手赚大钱的节奏。 那么,为了更好地装逼,更为了避免观影时出现“这是什么鬼”“这xx又是什么鬼”的不良体验(并且还不用被剧透),提前做点功课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我们都是要成为魔(膜)法师的人。 大家就不用不客气了,即将登场的新人物和魔法生物都在这里,请尽情取用。 电影人物 牛顿·斯卡曼德(Newton Scamander) 《神奇动物在哪里》一书的作者,朋友们一般称呼他为纽特(Newt)。纽特生于1897年,曾在霍格沃茨赫奇帕奇学院就读,但却在毕业前因为一些原因被开除。1918年的时候,默默然图书公司的委托纽特撰写一本有关神奇动物的手册,纽特觉得魔法部工资太少于是接下了这个项目,在1927年终于出版。 《神奇动物在哪里》电影里的故事,发生在图书出版的前一年,1926年。

据说小雀斑是罗琳阿姨的对于本角色的唯一指定人选,没有任何试镜

波尔蓬蒂娜·戈德斯坦(Porpentina Goldstein) 因为名字又长又奇怪,所以人们都叫她蒂娜(Tina),对的就跟你叫黄子韬然后大家都叫你wuli韬韬一个意思。她在美国魔法国会(MACUSA)工作,关于这个组织等会儿会介绍哒。

凯瑟琳·沃特森(Katherine Waterston)在出

奎妮·戈德斯坦(Queen Goldstein) 奎妮是蒂娜的妹妹兼室友,也在魔法国会里工作。从发型就看得出来姐妹俩性格完全不一样。蒂娜性格耿直,奎妮则更加随性自由。她是一名摄神取念师,嗯就是擅长读心术。

演员艾莉森·苏朵尔(Alison Sudol)在出演本片之前

雅各布·科瓦尔斯基(Jacob Kowalski) 雅各布是一名生活在纽约的普通工人,也是一名麻鸡。名词解释:麻鸡(No-maj),是No Magic的缩写,是北美巫师对于非魔法人士的称呼,等同于“麻瓜”(Muggle)。 尽管怀着成为伟大烘焙师的梦想,但...谁让雅各布遇上了纽特呢。就好像本想安安静静做医生的华生,结果遇见了咋咋呼呼的福尔摩斯一样。 这注定又是一段好基友天长地久的故事。 从名字来看,这位雅各布很有可能是犹太人。有意思的是,戈德斯坦(一个常见的犹太姓氏)姐妹俩也有犹太血统。不知道这是不是罗琳对于之前有粉丝在推特上质疑巫师世界里没有犹太人的一种回应。

演员丹·富勒(Dan Fogler)此前最有名的作品大概是.

玛丽·劳·波尔本(Mary Lou Barebone) 她是新塞勒姆慈善会(NewSalem Philanthropic Society)的领导人,这个协会又叫“第二塞勒姆人”(Second Salemers)。然而,这个组织却一点也不“慈善”,事实上,它狂热于清除剿灭巫师,这跟北美地区魔法界和麻鸡之间长久一来的紧张关系有关。

玛丽·劳的饰演者萨曼莎·莫顿(Samantha Morton

克里登斯·波尔本(Credence Barebone) 玛丽·劳的养子,性格内敛寡言,对母亲的强权充满了畏惧。当然,我认为他更应该对自己的发型充满畏惧。 据说克里登斯这个人物会成为后期剧情发展的关键——那,你也不看看演员的是谁。

DC新任“闪电侠”埃兹拉·米勒(Ezra Miller),看

帕西瓦尔·格雷夫(Percival Graves) 格雷夫是魔法国会里的高级傲罗。值得注意的是格雷夫的个人海报上出现了死亡圣器的标志——而在对应的哈利·波特时间线里,著名黑巫师格林德沃1926年左右在欧洲崛起,并将死亡圣器符号作为他的个人标志。另外友情提示,邓布利多有一个中间名就叫帕西瓦尔。

格雷夫的饰演者是著名爱尔兰大叔,科林·法瑞尔(Colin F

赛拉菲娜·皮克丽(Seraphina Picquery) 一位罕见的天才级别巫师,比赫敏还牛逼的那种。她在1920年至1928年期间担任魔法国会的议长。她在任期间允许巫师饮酒,尽管当时的美国麻鸡政府已经颁布了禁酒令。 我就想问头上顶这么个玩意儿沉不沉。

饰演者卡门·艾乔戈(Carmen Ejogo),她之前参演的

从演员卡司的名单中不难看出,除了用小雀斑来带动票房之外,大部分主要角色演员对于观众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这倒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毕竟启用大牌明星一来是贵,二来也不利于塑造新角色,更重要的是...大牌明星不见得能带来好口碑和票房啊!(对DC,我说的就是你。) 本片里还有一位重磅卡司将作为客串出现,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将在本片里出演黑巫师格林德沃!华纳兄弟这不是要赚大钱的节奏是什么,啧啧啧。

当然仅仅有关于人物的介绍,毕竟还是图样图森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魔(膜)法师,必须要先提高一下专业领域的姿势水平。那豆酱我就继续说下去了,你们有没有觉得非常一颗赛艇呢! 魔法神兽 护树罗锅(Bowtruckle)

一只成年的护树罗锅只有手掌大小,看起来很像一节小树枝,因此也很难被发现。尽管平时性情温和,但是一旦它发现有人试图接近或者破坏它所栖身的树木,它就会发起猛烈的攻击,比如...用尖利的手指挖向你的眼睛。 嗅嗅(Niffler) 喜欢一切闪闪发光的东西!贪财的妖精们经常饲养它们,用来挖掘地下的财宝。不过也正是由于喜欢到处刨来刨去,嗅嗅也会造成挺多财产损失。

嗅嗅的造型设计的灵感部分来自于蜜罐

在《凤凰社》里,李·乔丹曾经丢了几只嗅嗅到乌姆里奇的办公室里。那间充满了粉色闪亮物品的办公室可真是嗅嗅们的天堂。 雷鸟(Thunderbird)

雷鸟是一种生长在北美的魔法生物,跟凤凰是近亲。看这面相,我猜跟宠物小精灵里的“闪电鸟”估计也是近亲。哈利波特维基上是这样说的:“美国西南部、五大湖以及北美大平原地区的原住民文化中都能见到雷鸟的影子...它们通常都体型巨大,并在振翅高飞时让风雷乍起。”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一段古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一锅炖不下。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需要两个烧烤架。 我好像突然间明白了中国的神奇生物都去了哪里。 鸟蛇(Occamy)

这种黑得看不清脸的生物在电影里其实是蓝绿色的,很漂亮。它们有一种很牛逼的技能:下蛋。它们的蛋壳可是纯银的。另外他们还能够任意改变自己的大小,以适应相应的空间。 隐形兽(Demiguise)

隐形兽,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它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它的皮毛,能够用于制作隐形衣。隐形兽也是电影里唯一一种用了动作捕捉来制作的神奇生物,毕竟...它看起来还是只猴儿。 比利威格虫(Billywig)

一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昆虫,尾部带有毒刺,巫师们常常是被它蛰了之后才发现。被它蛰过之后,容易头晕目眩,产生“嗑药”一般的幻觉。如果蛰伤过重,还有可能导致永久地漂浮在空中。 在此我以谨慎的态度怀疑,隔壁漫威家的古一法师那一掌拍向奇异博士的时候,可能手里藏了一只比利威格虫。 蜷翼兽(Swooping Evil)

这是罗琳为本片原创的一种飞行生物,中文名字更新~ 当它静止不动时会用绿色外壳包裹住身体,看上去就像一个带刺的茧;一旦伸展开翅膀则会呈现出漂亮的蓝绿色,极其危险也极其美丽。 看到这里的朋友恭喜你,距离成为一名魔法师只有一步之遥了。大老师最后再啰嗦几个地名,保证准时下课。 美国魔法国会(MACUSA) 美国魔法国会全称是 Magical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缩写MACUSA。在哈利·波特粉丝网站Pottermore上,罗琳阿姨写了一整篇“北美魔法简史”,也详细地介绍了MACUSA的组织机构。 美国魔法国会目前位于纽约市区的伍尔沃斯大楼。目前这栋大楼由麻鸡和巫师共同使用,不过只有使用了正确的咒语才可以进入。MACUSA在外观上的唯一标记,就是刻在入口上方的猫头鹰。

伍尔沃斯大楼地址:233 Broadway, New Yor

然而,跟英国不同,由于美国的巫师与麻鸡之间始终处于一种非常敌对的状态,因此魔法国会与麻鸡政府之间不存在合作关系。 根据北美魔法简史,19世纪末,魔法国会制定了一项法规,规定美国魔法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包括市民和游客)都需要携带魔杖许可证,并借此追踪所有的魔法活动,通过魔杖辨别肇事者。对此,美国魔法国会设有管制麻鸡与巫师交流的子部门,还有核发“魔杖许可证”的办事处。蒂娜和奎妮就是在魔法国会的魔杖管理处工作。 伊法魔尼魔法与巫术学校 (Ilvermorny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 这所学校位于目前马萨诸塞州,是目前为公认最民主、最有教无类的伟大魔法学校之一(创始人之一是一位麻鸡)。和霍格沃茨一样,伊法摩尼也会把学生分到四个不同的学院中去,四个学院的院徽分别是长角水蛇(代表智慧),猫豹(代表躯体),地精(代表内心),雷鸟(代表灵魂)。

伊法魔尼的校舍被施以多种强大的魔法,让不会魔法的人看不见它的存在,让它在云雾的环绕中才能现形。

呼....终于说完了。 主要参考资料:http://Pottermore.com、哈利波特维基(harrypotter.wikia)

 8 ) 写给同样追随十五年的你-神奇动物在哪里

纽约倾城的雨


你带着在心里生长了十五年的霍格沃茨城堡走进电影院,最后仰头静静沐浴了纽约倾城的雨,安静柔和而清凉。依旧是中世纪怀旧的灰色滤镜,灰色调中隐隐透出光亮的蓝。最后那只遮天蔽日的鸟兽张开翅膀滑过纽约的上空,十五年前那只叫做海瑟薇的长着雀斑的白色猫头鹰,指引着一个小男孩穿过烟雾缭绕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从此汪蓝又浅灰的巨幅图景在你们眼前展开。

电影撕裂了现实的时间空间,十五年前国王十字车站罗恩说,嗨你是哈利波特,自此在平凡世界之外,你的心中洞开了一个充斥着蜂蜜酒,金色飞贼的魔法平行次元,与你如影随形。

一脸僵硬的反魔法协会“母亲”,问纽特你想成为反对巫师的搜查者吗。“No, actually I would like to be a chaser.”追捕手,你坐在电影院的软椅上,乍听见这个词,就像这十五年来的每一天,任何一个相关的词汇都是打开你心中魔法世界的机关,一经触动,你的眼前霍然出现一场场惊艳的魁地奇,幼小的哈利缓缓张开嘴巴,吐出捕获的第一颗金色飞贼时潮湿的惊喜,长大后的哈利在扫把上来去自如,球场即战场直面迎向黑魔法的追击。

淘气的玻璃兽在银行横行霸道,你看着纽约的街景其实心中有点失望。不会吧这是要发生在non-magic world中的故事。你心中无比思念霍格沃茨的城堡,你的眼前浮现邓布利多在开学典礼中讲话时白色的胡须,你想起有求必应屋的廊角,你仿佛看见了整个礼堂悬浮的高脚杯,以及哪个不合时宜飘进来的信封和报纸,尖锐的记者叫嚣着哈利波特的女孩,赫敏翻着白眼。

但是当粉色的女郎柔和地指挥着碟子和佳肴,你心稍安慰,好吧,在纽约某个拐角的阁楼,终于出现一个巫师的房间,隐隐有着城堡的影子,魔法的元素不那么富裕,但好像也不错。你的眼前浮现罗恩母亲制作南瓜饼的画面,罗恩家的壁橱毁于凤凰社的某次幻影移形,你心中涌动着优美的旋律,哦,我喜欢这个粉色的女子,顺着她温软的声音我仿佛看见了罗琳创作时戴着黑框眼镜闪动的微笑,不不,罗琳,我终于长大到,在看电影的时候,也能平视地看见你的目光了吗。

胖胖的罐头厂工人被卡在箱子口,影片的节奏顿在那里像是一个休止符。当他终于把自己塞进纽特的皮箱----瞬间,爆发了大朵大朵的图景,休止符短暂抑郁后的浩大,没错,一泻千里的汪蓝,缭绕着云烟,跟霍格沃茨的天空拥有一样的色调,小小的木箱里藏着辽阔的牧野,身形庞大的鸟兽在这里嬉戏,你想起了第六部里住在山顶雪堆里的帐篷,赫敏那只黑色刺绣的小小手袋,重得可怕,也乾坤得真切。你的心在呼啸,这才是魔法的世界!终于出现了!所有开场的小小失望在这一刻得到完全的满足,魔法的世界呵,它回来了!

You will always watch movies about magic when Rowling is napping, but when she comes to you, you could recognise at once the authentic. Magic of Rowling is magic.

终点又是火车站,“如果我的书出版了,可以寄给你一本吗?”
干练的女子眼中闪烁着几分羞怯的喜悦,“当然可以”
纽特点点头转身离去,我们和女子一样几分落寞。又要散场了吗?
“我在想,你介意我亲自来把书送给你吗”突然又冒出来纽特的声音和头,不见来路,我们和女子一样,喜悦打败了所有的羞怯,眼中几乎含着惊喜的泪光,“当然,当然可以”
你又回来了呢,还没有散场,五年的等待,罗琳你和我们一样不舍,是的吧?

女子的背影像练过舞蹈的样子,修长而柔韧,隐在黑色修身的风衣中,走几步聘婷地顿了一下,那是这个严肃而干练的女子,别致的雀跃。

纽约古老阁楼里的一对魔法师姐妹,我感到了分别罗琳对女子细致的审美。妹妹粉红色的雅致和清澈的妩媚,姐姐沉静内敛,却有着明亮而柔韧的喜悦。透过宽大的屏幕我总能感到,伦敦街角的咖啡店里,罗琳执笔停在半空,考究而温暖的目光。她和我们一起,歪着脑袋偏头看着这对姐妹花,欣慰而心安。罗琳,你瞧,鸟飞过,天空总会留下痕迹。我们也渐渐能体会出你审美的构思和痕迹了。

我们和罗琳一起老了这十五年啊,还记得某部电影的开头罗恩驾驶着父亲疯狂的飞车,载着哈利一起返校,动荡的镜头和激烈的场面,自第一分钟起吸引着我们年少的目光。而今世事碾过了十年又半,罗琳,你知道我们也长大了,能静静欣赏暗灰色安静的风景里的玄机了,对吗。罗琳,你也知道我们长大了,开始懂得珍惜周遭的事物,能够真心体察动物的内心,明白这世界上多样性的存在是极大的恩赐,会蹲下来认真倾听,别的人或是生活本身。罗琳,谢谢你了解,这十五年我们在马不停蹄地经历,带着内心深处你亲手缔造的霍格沃茨。

第五大道古老的建筑被黑幽灵摧毁又重建,木头窗栏从一地碎渣中还原成柱体,宛如折叠积木一般重新复原生长出棱角,像是螳螂修长的触角,像是力臂过长的杠杆,让人看着替它费力,它却自己准确地搭上了窗棂,完成了“恢复如初”咒语的指令。

你看着在纽约倾城的细雨里,non-magical 驻足站在街道上,似乎倾听着神谕接收着来自宇宙的邀请和信息,但其实却是被洗刷着神奇的记忆。

人们总是以为自己在接收,其实是在遗忘。

后记:忘了就是忘了,又何必找回呢。脑海有很多哈利电影的残片,很清晰,也很不完整,符合遗忘的定律。不算是合格的哈迷,常看到各种有关哈利波特不为人知的细节,很惭愧,我都不知道,也不想反复重新刷哈利波特的近十部电影。印象派的意识流不好吗,能记得多少就是多少,广阔的世界还有太多未知想要去看,而看过的电影,就这样自然地投影在心上吧,不去刻意地准确记忆,就让他们以光与影的印记,浅浅地漂浮在脑海上空,像若有若无的月光。

饼店人来人往
“你是怎样想到这些形状的构思?”
胖子眨了下眼睛“It just comes up.”
粉色的女子站在那里静静旳微笑,一如初见。
胖子看直了眼睛。

 短评

虽然我哭了几次,但只是因为我是粉丝。。前半段老土,后半段乏力,主线情节真的幼稚到无趣,而且1926年的巫师出国都靠坐船,魔法部的大家都穿民族服装??但是罗琳阿姨真的知道怎样开始和结束一个故事,最后大雨倾盆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也像被施了遗忘咒。这个世界再一次离开了我。

5分钟前
  • 阿暖
  • 还行

海德薇变奏响起,熟悉的魔法世界就回来了,一秒入戏,惊喜更是一波接一波(我就是不说),放映结束后两次响起掌声,全场无差评,3D特效年度最佳,要是哈利波特后四部也能这么好看该多好

7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力荐

节奏很奇怪,点太多太乱,不知道是要讲奇遇,找动物,还是要拯救世界。雀斑这个演技实在有点掉影帝的价,怎么和《丹麦女孩》一样眼神闪烁不正眼看人呢?视觉效果倒是比《奇异博士》还好,各种眼花缭乱。最不爽的莫过于明明上一秒还在对科林法瑞尔流口水,下一秒就要被德普的淫笑视奸。

8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是哈迷不代表就要为了情怀打五星。电影编剧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看后没有一个可以留下感情的人物(整个HP系列都找不到女主这么讨厌的人)孤儿院的暗线也是让人一直摸不着头脑。神奇动物沦为展现特效的道具。工整合格的商业片,却跟HP差了不止一个层级(楼上那位,我觉得奇异博士比这个好看。)

13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还行

罗琳阿姨成功开创了又一个魔法新世界,无论哈迷还是麻瓜都应该心满意足了。动物视效加分,还埋了一个好大的彩蛋。“当然,世界上最好的魔法学院是霍格沃兹。”

16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片如其名,最好看的就是各位神奇动物,卖萌可爱酷炫一个不缺,圆满完成本职工作。3D效果有惊喜,部分段落动物会跑出屏幕边界外,有点裸眼3D的意思。然而剧情表演还是单薄,节奏也怪,直到最后科林法瑞尔突然变成【哔——】演的【哔——】(防剧透)大家才真正嗨起来。抬头一看导演大卫耶茨,哦,明白了

17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三星半。即便不是哈迷,其中那些有趣的生物与奇妙的魔法,还是很吸引人。故事野心很大,要铺大世界了。小雀斑的表演很特别,总是侧着身子的感觉,有些优雅又带着点俏皮,一开始略带笨拙的样子,又有点卓别林的感觉。有几个动物的设定很可爱,轻松的地方也很轻松。看完走出影院才发现,魔法世界真好啊

1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自从大卫·叶茨把后四部拍得味同嚼蜡后我就转成终身黑了。这次依然节奏跳线,带来惊喜的是罗琳阿姨的想象力,在霍格沃茨外又建造了一个宏大的魔法新世界,神奇动物看得我眼花缭乱。小雀斑从头到尾都好!妩!媚!(突然想起格林德沃是gay,脑洞好像被打开了?)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嗅嗅比想象得还要淘气!护树罗锅简直就是纽特的暖心小棉袄!小雀斑埃迪把纽特的“遇人尴尬”以及“和动物在一起就焕发”的各种小表情演绎得出神入化。萌萌哒!结尾大彩蛋,下集要神展开的即视感。听说是五部曲,这是罗婶的一盘大棋!“世界上最好的魔法学校是霍格沃滋”,恩哈哈哈!

26分钟前
  • 无人应答
  • 力荐

把Colin Farrel变成JonnyDepp的膜法?!!搞没搞错啊啊啊!!还我科叔!我要去美国膜法国会上诉

27分钟前
  • 王海魚
  • 还行

难得来一趟纽约,怎么不去见D伯爵呢?

30分钟前
  • 伊谢尔伦的风
  • 推荐

现在看雀斑演啥都像霍金

33分钟前
  • 哎你别动我米饭
  • 推荐

纽约林肯中心的全球首映。谢谢罗琳又带我回这个有霍格沃茨和魔法存在的世界。在这里所有毁损的都能重建,惊慌失措的记忆都会消失,一场好梦睡醒,唯爱意与温情永不会失去。(前半段节奏比较慢,因为要将这个神奇的世界介绍清楚,后面越来越精彩,视觉特效是迄今为止最牛逼的,没有之一)

38分钟前
  • 添添
  • 力荐

看完的感觉是:动物神奇在哪里?

42分钟前
  • z咪咪倍儿有劲
  • 还行

一个欧洲人用两个小时集齐所有ssr式神的故事。非酋们,你们瞧瞧别人的效率。

43分钟前
  • 婴儿葛葛
  • 推荐

魔法世界没有烂片

45分钟前
  • 飞行员
  • 力荐

Johnny Depp一出场 我的白眼照亮了整个电影院

47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还行

华纳(WB)片头的配乐一出,一秒回到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J·K·罗琳用这部全新的创作的故事,把魔法打通,更让观众再次梦回奇幻冒险之旅,情怀剧情惊喜连连、神奇动物目不暇接、彩蛋伏笔合不拢嘴。嗅嗅爱珠宝、护树罗锅有情绪、隐形兽化身“闪电”、鸟蛇能伸能屈…一本满足,2016外语商业片Top1.

4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大大超出预期,各种让人惊喜,打响了新传奇的头炮!再次被罗琳的才华所折服,做编剧对她来说简直小菜一碟!节奏流畅,高潮不断!罗琳埋伏线的本领哈粉们应该都领教过,片中看似寥寥话语,实则信息量巨大,与整个罗氏魔法宇宙的联系千丝万缕!另外,她的幽默频谱也总能引起我的共鸣…后半部有高能反应!

51分钟前
  • 20个小明≯
  • 力荐

为什么不能让colin farrell继续演【

55分钟前
  • HAIBARA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